核心提示
文化旅游业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产业、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朝阳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举措,形成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繁荣向好、硕果累累的良好局面,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增强大连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推进新时代大连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两先区”建设、当好东北振兴“跳高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一以贯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丰富文旅业态产品供给,强化文旅市场宣传,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三年过万亿”发展目标作出文旅贡献。
十年来 大连文化枝繁叶茂
大连市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文艺“三名”工程,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代表城市文化水准的优秀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音乐舞蹈史诗《追梦》等百余部优秀代表剧(节)目成功展演,荣获国家级以上奖项23个、省级奖项78个。
杂技《流星》摘得第四十届法国“明日”世界马戏节金奖,填补了大连市杂技艺术领域国际重大赛事金奖的空白。
话剧《无风地带》同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和文旅部“百年百部”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举办大连艺术节、新人新剧目展演、青年艺术周等品牌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重要赛事、展演,充分活跃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圆满完成重大演出任务。
十年来 文化服务更惠民
大连市统筹布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不断满足。
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3座、文化馆12座、博物馆29座,148个乡镇(街道)设有综合文化站(中心),1651个村(社区)设有文体活动室,拥有700多个农村文化大院,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2个,基本形成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启动建设大连市主城区公路交通隧道广播信号覆盖工程,完成电视节目地面无线数字化覆盖任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上线数字文化馆平台,开展“文化有约”“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发售专业剧场文化惠民卡,年均组织惠民活动600余场,大连市成功创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十年来 文旅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有效提升
建立“文化+旅游”双向互促共同发展模式,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767.2亿元增至2019年的1657亿元,2019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总增加值约占全市总GDP比重的4.1%。
发展A级旅游景区57家、旅行社508家、导游员8000多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家,建成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0余处,培育18个系列300多个旅游产品,年均推出100余项文旅节庆活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大连市入选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市,荣获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避暑胜地”等称号。
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大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华录集团、海昌海洋公园分别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建成EX未来科技馆等智慧文旅项目,规划建设市科技文化中心、市旅游服务中心,邮轮旅游、海上游大连、201路电车沿线旅游化、5A景区创建、实景演出、大连宾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十年来 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显著
大连市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看护和巡查机制,开展濒危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亿多元,用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建成金家街非遗文化体验馆,成立大连市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遗址公园、长城文化公园等考古成果转化项目加快推进,旅顺口军民融合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长海号子”“复州鼓乐”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亮相国家级舞台,全市博物馆累计办展503场。
全市现登记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6处,拥有博物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古籍55万余册(件)、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92项、市级非遗传承基地52个、代表性传承人205人。
十年来 城市文旅品牌不断擦亮
大连市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客源地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城市“朋友圈”。建立全媒体宣传矩阵,构建境外主流社交媒体宣传体系,上线“行游大连”智慧文旅平台,持续在各级媒体投放文旅宣传广告,发布《遇见大连》系列文旅宣传片,大连文旅形象更具辨识度。
持续举办31届大连赏槐会暨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周、5届中日文化旅游(大连)交流大会,创新办好沙滩文化节、温泉滑雪节等国际品牌活动,大连市成功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
十年来 文旅市场发展后劲十足
大连市编制文化和旅游发展、旅游业总体发展、文化设施布局、邮轮旅游、文物保护等行业规划,出台《大连市旅游条例》等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文旅市场健康发展。
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由2012年的6.17亿元增至2021年12.22亿元,大连市荣获2021年度辽宁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领域督查激励城市;发放纾困惠企消费补贴资金,综合行政文明执法保障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新的征程
构建“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大连市委、市政府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系统设计、紧抓项目建设、优化产品供给、深耕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到2024年,大连市将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5%,全面建成具有东北地区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在大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年过万亿”的征程中,大连市将以“补齐两大短板、打造三大品牌、突出两大区位、打造一批湾区”的工作思路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补齐两大短板:一是布局“十馆四中心”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新建“五馆一中心”城市文化客厅,完善市县两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市级旅游集散中心;二是打造石灰石矿坑实景演出项目,推进原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旧址老码头海上实景演出项目建设并推动创建4A级景区。
打造三大品牌:创建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路电车沿线旅游化升级改造。
突出两大区位:盯紧长海文旅项目,塑造海岛文旅品牌;建设好金石滩项目群,打造大连文旅产业“航母”。
打造一批湾区:整体提升星海湾、金石滩湾、钻石湾三大魅力观光湾区功能。
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在探索中前行,调整中升级,大连文旅经济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本版稿件和图片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