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昱
国庆黄金周中,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尤其是在各地景区,穿越快闪、抛绣球、鬼屋、怪街、沉浸式实景推理馆、稻田里的咖啡馆、玻璃厂数字艺术馆等纷纷冒出,使得沉浸式产业欣欣向荣。
从最初的白酒、床垫行业的回厂游,餐饮企业的宫宴汉服体验,到如今更多的行业借助场景营销开展沉浸式体验,依照“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沉浸式体验是一种顺应文旅发展的载体。尤其是在国内文旅消费日趋年轻化、国际化的当下,随着AR、VR、智能互动等科技元素的广泛应用,各地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在沉浸式文旅项目上作出尝试,在给游客提供切身体验、促进文旅消费的同时,也拓宽了文旅融合的深度,促进了周边产品与衍生品的创造,推动了文旅产品整体增值。
仔细梳理各地沉浸式体验的各种项目,会发现诸多问题:缺乏独特手段和深邃目光,,玩法雷同,如同小吃街的臭豆腐、轰炸大鱿鱼一般,相互抄袭较多;有的沉浸式体验成了技术秀,声光电完美,故事却毫无创意;很多景区打着沉浸式旗号揽客,拉高游客的期待,却无法给予相应的高质量体验,有人笑称体验项目太多,游客不够用了,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
入目容易入心难,体验容易沉浸难。让沉浸式文旅更具成长性,不仅要制造视觉刺激,还要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带给游客美的感受和文化的浸染,这就需要文化精神层面的沉浸,以及历史和文化的交融渗透。
当然,并非所有文化、旅游景点都具备打造沉浸式文旅模式的条件,切忌盲目跟风。只有以丰厚的文化为底,充分运用沉浸式业态的环境、技术要素形成优质内容,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创意研发,才能保证沉浸式体验的可持续发展。以风靡一时的长安十二时辰项目为例,运营方确实在努力还原唐代长安人的生活,但遗憾的是,勾栏瓦肆、汉服唐装虽然有些场景代入感,却没有生活沉浸感,更别说短暂的精神沉浸了。
这也提醒消费者,网络正在蚕食我们保持专注和思考的能力,沉浸式体验虽然可以重新唤醒“专注”带来的愉悦,却只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真正的沉浸,应该对抗手中永无停歇的蜂窝设备带来的流量冲击,给自己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