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群众奉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在北京,220台1222场文艺演出密集上演;在上海,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海美术馆《小人书 大智绘——贺友直百年诞辰纪念展》等热门展览吸引大量市民;湖北、天津的群众文化机构则以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陪伴群众欢乐过节……(据《光明日报》10月7日报道)
“微旅游”正在成为当下度假新趋势。所谓“微旅游”,是指一种以距离近、时间短、随心性、慢体验为特点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被看作旅游业更新迭代和深度细分的重要变化与方向。
虽然旅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游客的需求并没有消失或退化,反而“不远行也有新探索”,出现了偏好多样化和体验深入化的新特点。这对相关企业、机构和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以景区环境、交通餐饮、购物消费等“硬条件”的完善满足游客外,还需要开拓思路,用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文旅活动来厚植文化沃土,激发市场潜力,为“微旅游”创造新场景、新内容。
古都气象、海派文化、特色民俗……今年十一长假,全国市场出现了“微旅游”大行其道的新特点。在我们身边,类似变化也渐有体现:山海关古城新增旅游项目“晨钟暮鼓”,吸引游客乐在其中;承德博物馆不仅成了“网红打卡地”,还作为城市文化名片声名远播;沧州市加大重点文保单位修缮,努力擦亮运河沿线古老文化瑰宝……这些皆可看作河北文旅发展“着眼大文化,推动微旅游”的创新之举。
这些年,旅游市场上刮过的“风”不少:出国游、探险游、邮轮游、自驾游、购物游……与这些潮流比较起来,“微旅游”消费者以本地和周边人群为主,游客对出游往往有更明确的舒适性、融入性和独特性的需要。比如,“家庭游”游客不仅喜欢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希望领略淳朴的民风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文博游”爱好者期待高水平展览与讲解服务,独特的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也尤其受到他们重视。
再比如,同样是“古镇游”,高频次出游的“微旅游”游客早已不能满足于青石路、垂花门、木招牌以及千篇一律所谓“传统手艺”营造出的“悠悠古意”。他们日益增长的历史知识和鉴赏水平,几乎是在“逼迫”旅游市场的供给方,重新审视旅游形式变化带来的全新冲击,从创意、服务到营销全方位接受“大文化”的文旅发展观——毕竟,人们旅游目的之一,正是接受优秀文化的感染与洗礼。
山河瑰丽壮阔,历史文化灿烂。河北的美,动人心魄,悠远深沉。而这风景独好的燕赵大美,如何入心入魂、塑造精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可亲可近、可见可闻、可参与可记取。文化即生活。“诗和远方”在彼处也在此处,归根结底在我们心里。沉浸在带给人欢乐的优秀文化之中,我们的行走和思考才不会卑微而庸俗,才会真正散发出文化自信和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