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极少?

移动版    时间:2022-10-21 12:26

舍弃诺贝尔奖,中国的路走对了吗?

最近2022年的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了,依然没有中国人入选,诺奖创立至今不算,今年美国共有384人获奖,英国有132人,德国有108人,而中国只有两人,其中获得科学类诺奖的只有屠呦呦一人,为什么中国获诺奖人数这么少?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极少?

网友说了很多原因,比如说赛先生来中国比较晚,我国上世纪前50年家国动荡,人才流失,我国教育更重视成绩而非兴趣,我国科研投入较低等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

但要问到哪个是最直接的因素,还得是真金白银,,也就是科研投入。1978年我国财政科研投入为52.89亿元,而后每年尽管我国财政科研投入一直在增加,但占GDP的比例反倒走低了。2003年我国财政科研投入达达到了975.54亿元,但占GDP的比重却从1.46%降到了0.83%,而彼时的美国GDP是我国的6.9倍,政府科研支出却是我国的10倍之多,科研经费少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国有限的科研经费还得优先用在了应用学科上。你比如说怎样修路便宜又稳固,流水线效率怎样提高一点等等,而对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类学科并不重视。

有人对此说道,正是因为我国不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所以我们没法从0~1做出科学的创新。像光刻机这类项目早早就立项,一直被搁置到现在,还被卡着脖子,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我们要问的是我国轻科研、重应用、舍诺奖谋发展,这一条路究竟走对了吗?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为农业大国的印度,我们说一个国家的发展通常有两次产业过渡,分别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过渡,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而印度的发展是快乐,第二产业直接从第一产业就向第三产业过渡。印度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农业,大约60%的人口从事农业,而第二大产业就属软件业了,仅有41万人在从事。除软件以外,印度的生物、科学、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军工等领域都很有实力。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印度就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在1982年的印度第六十九届科学大会上,大会主席就做了基础研究,是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条件的报告。

我们现在常听到的科技新股,可以说印度在那时就有苗头了,在跳过工业化发展高科技,那代价是什么呢?有着亚洲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其核心区跟国际大都市没有两样,集一墙之隔就是挤满了人的贫民窟,号称印度上海的孟买,有着全世界最奢华的高档住宅,同时却有着7成的贫民窟人口。回看当初1991年时,印度人均GDP为367美元,同年中国才317美元,但到了2001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而印度才451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然后两国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中国做对了什么呢?

在发展初期,我们至少做对了一件事,就是没有跨越式发展,而是从低垂的果实开始摘起。从赵家电到机电到汽车,再到芯片与天空科技,原件从几百个几千个再到几万几十万,一步一步推动着工业化,15,000的商品并不高端,尤其很多电子产品还都贴过山寨的标签,并且加入世贸之后,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我们也一直干着最苦最累,溢价还是最低的活。但把这些换个角度看,我们的老百姓都有了工作,都能参与到全球化的分工之中,切切实实享受到国家崛起的红利。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互相带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反观印度,尽管科研水平长期是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宇宙射线、物理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甚至在全球都有不小的名气,但国内却有着严重的社会断层和贫富分化,甚至有2亿饥饿人口连饭都吃不饱,当然了晚发展不等于不发展,浩浩荡荡跃进了几十年后,我国不甘心一直在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徘徊,而向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高科技领域发起了全面的挑战,这个过程中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就变得尤为关键。

一方面,这些年我国正在持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高达了2.79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在加大,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817亿元,是9年前的3.6倍,相关占比指标和增速指标都在显著提升,围绕量子科学、空间科学、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等众多基础领域,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原创成果,去年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首次反超美国,来到了全球第一,可以说未来获得更多诺奖,对我国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们更应将目标放的长远一些,科技攻关关乎我国的国运,从模仿者到追随者,再到引领者,势必少不了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这条逆袭之路注定艰辛漫长而孤独,但想到地球上会诞生一个14亿人口的发达经济体,一个在全球产业链上游的超级科技大国,就没有比这更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情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8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