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安阳行丨渠水长流 精神永存——走进红旗渠
移动版 时间:2022-10-29 16:21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考察。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
10万修渠大军,用近10年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
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
记者丨姚瑶 范凯
航拍丨程铖 范凯
统筹丨孙春黎
制作丨贺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金鑫】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59288-1.html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
10万修渠大军,用近10年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
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
记者丨姚瑶 范凯
航拍丨程铖 范凯
统筹丨孙春黎
制作丨贺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金鑫】
更多新闻 >>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