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三次出海潮
卡塔尔世界杯是有史以来最贵的世界杯,而中国企业则是这一届世界杯的最大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3家中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本届世界杯的赞助,其中与官方合作企业中,中国企业为本届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一了。这些投入能不能赚回来不好说,但抢着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杯上打广告,足以看出中国企业进军全球的决心。
纵观全球,无论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国家还是匈牙利,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都只停留在产品品牌,他们被别国写作代工却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品牌才是议价的最高部分。一国出海的企业和品牌越多,赚的就越多,也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21世纪前我国几乎没有企业出海,尽管很长时间我国都是全球制造业的重镇,但我们只是默默的替国外品牌做代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蓄了能量,通过学习和模仿我国一批制造企业很快就成长起来了。
从21世纪起中国企业开启了三波出海潮,第一波出海潮是2001年到2008年这次叫乘风出海,乘着WTO的东风,政府把走出去的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这一时期包括海尔、海信、华为、联想等代表中国品牌第一次联想在海外,第二波出海潮是2008年到2018年这个时期叫借船出海,关于一些企业有先进技术,但经营上遇到各种问题,5个企业就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加快进入海外市场,这一时期大型并购案很多,你比如说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轿车业务,2012年三1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龙头普斯迈斯特,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2016年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等等。
如果说第一波企业出海主要拼的是制造业这项硬实力,那么第二波出海潮还叠加了资本运作,这项软实力,使得出海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第三波出海潮是2018年至今的电商出海潮,你比如说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的,还有在国际中不太露面的新音,一直以来欧美地区电商的发展都被物流限制住,国外老牌巨头做跨境物流,主要把钱都花在航空上,运营比较粗糙且低效,人们线上买东西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而我国企业则不同,我们在全球建设分拨中心,物流枢纽、跨境仓库运输方面,除飞机外还整合了卡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长项,因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经过国内多年的锤炼,很善于跨区域整合资源,这被称为巧能力。
到2020年疫情时,很多跨境镜头都是因为航空干线熔断做不成生意,而我国的菜鸟却还能让物流正常运转,这三波中国企业的出海潮搭载的是不同的东风,靠的是不同的能力。
时至今日,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品、汽车零部件到手机、互联网、智能、家电、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走出去的企业是越来越多,领域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了。
尽管出海大潮汹涌,但据商务的数据,中国4,842万家企业中,当前出海企业也只有56.75万家,占比是1.2%,98.8%的中国企业做的仍然是国内的生意,而在美国只要不是个体户,几乎所有的美国企业都是全球化的企业,为何中国企业出海比例这么低,而美国企业却能横行世界?
这里有水土不服,技术水平还不够的人,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市场相比美国太大了,有14亿人的消费赚钱太容易了,懒得出海和国际大公司竞争费力不讨好,但电商为何出海?因为国内市场基本到天花板了,双11都不像以前那么热了,手机为何出海?也是因为国内竞争太饱和了,各个价位都布满了对手,未来随着越来越多领域的国内市场日渐饱和,商品供大于求是必定会倒逼更多企业走出去,这是大势所趋。
当然做国内生意和做全球生意都不是简单复制就可以。国内是大统一市场,海外是一个多语言、多货币、多文化的分散市场,这当中有若干挑战,这需要我国企业去大胆的探索,最后希望未来的中国企业能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 专家建议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2023-05-27)
- 发遍全国的“上门强制枪毙”短信(2023-05-27)
- “星”光陨落汪海(2023-05-24)
- 美债“庞氏骗局”还能玩多久?(2023-05-23)
- 俄罗斯“献礼”(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