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日前,以“加快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22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3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交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指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必须改革教师评价方式:指导思想上要“去唯纠偏”;技术路径上要“破立结合”;评价对象要精细化分类;评价维度要多元综合;评价考核机制上要“有区别脱钩”;评价方法上要“落实减负”;推进改革要“协同联动”。他强调,所有创新举措都要体现改革的初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竞争性与稳定性相平衡。
会议还设置了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高等教育中国模式”为主题的三个平行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从职业教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基本关系的角度,阐释了职业教育提供的技能支撑对于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和震指出,技能支撑不仅需要产教校企双元供给,同时要注意不能只从职业教育一个方面考虑,而需要从技能链这一新概念开展系统建设,实现从职教治理扩展到全技能链的治理。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应从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转变。转变过程中应把握其深层机理,,即教育发展所依靠的要素结构的变化、单一要素的优化、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才能实现更聪明、更巧妙、更有效的发展。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认为,普及化高等教育中国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积淀的成就,新时代普及化高等教育具有超大规模、快速发展、政府主导、办学者主动等特点。普及化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尚未定型,仍在成长中,未来在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进国际兼容性等方面应有更大发展。别敦荣提出,普及化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应以追求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更具包容性、更大国际可理解性和更大可持续性为目标。
据悉,本届论坛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主办,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承办。论坛上还发布了长江教育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的系列研究成果——“新时代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丛书——教育治理系列四本”。(孙竞、实习生杨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