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山西“论薯”:为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
“未来绿色高质量发展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就未来马铃薯品种选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给出解答。
25日,2023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正在山西太原进行,与会专家重点研讨规划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围绕马铃薯良种繁育、科研开发、精深加工、物流营销等完整产业链条,交流马铃薯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对接马铃薯供给与需求,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金黎平提出,当前,面临种业创新明显滞后产业发展,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动力;主产区立地条件较差和栽培水平粗放、单产低、商品质量差;加工转化率仅10%等问题。
如何打好马铃薯种业“翻身仗”,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金黎平建议,坚持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的总体思路,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将马铃薯种业创新列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鼓励企业和社会投入,推动育种联合攻关,形成符合中国马铃薯种业发展需求、政产学研用等结合的新机制,巩固科研单位创新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构建种质发掘与创制、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等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创制优异种质和选育重大新品种,提升中国马铃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马铃薯中心原副主任卢肖平在进行《全球马铃薯生产格局与展望以及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主旨报告时提出,“欧美国家市场相当成熟和稳定,消费主要以冷冻薯条薯片为主,鲜食较少,淀粉和全粉产品发展不多。长远看,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将有所增长,但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亚洲主要看中国和印度,非洲可能会是新的增长点。”
针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卢肖平表示,要以“大食物”观为引领,薯类产业发展在继续做好育种和种业工作前提下,重点在销售和消费端方面下功夫,,以消费需求拉动生产供给,在确保农民增收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扩大生产,提高总量;努力提高马铃薯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比重,缓解对传统主粮生产的压力;加强营养宣传,开发更多加工产品,提质提效创品牌,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呈现市场需求逐步分化、从面积扩张为主转向依靠单产提升实现增长、单产提升依靠科技进步、生产重心西移等阶段特征。”推进中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罗其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指出,“良种应用不足,产业竞争加剧,机械需求增加、优良小型机械严重缺乏,产业链不协调、融合发展不够等,是马铃薯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他建议,准确认识把握新阶段特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品质、高效率、高价值、高安全”目标,构建以“技术、生产、产业、经营和政策”为主体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协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以“创新 发展 融合 升级”为主题,包括主论坛开幕式、马铃薯产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研讨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等活动。
- 首届天津·汉沽草莓文化节启动 推动乡村振兴数字化发(2023-12-29)
- 全面展示竹产业发展成果 首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2023-12-29)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进入二审 充分保障农村集体经(2023-12-29)
- 全国内陆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现场会在黑龙江大庆召开(2023-12-29)
- 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结会在北京召开(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