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能力测试”(SAT)被称为“美国高考(课程)”
全国高考刚刚结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刊文关注了在中国部分高中生中兴起的另一条考学之路——被称为“美国高考”的“学术能力测试”(SAT)。
文章从几名来自北京、广州等城市曾经历了SAT考试的学生的角度,记叙了他们从SAT考试到进入美国高校的历程。
文章写道,2007年,来自北京的史蒂芬肖(Steven Xiao)还是一名准备备考SAT考试的高中生,在当时,对于一名中国学生来说,放弃高考似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举动。据史蒂芬表示,他的父母比较开明,因此支持他出国读书,而他自己也获得了不错的SAT成绩,最终得以前往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工程学学士学位。目前,他在曼哈顿的金融领域工作。
文章表示,据主要经营备考服务的ArborBridge公司的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共有5.5万名学生参加了SAT考试,但这个数字和当时参加SAT考试的总人数(942万人)相比,仍然属于沧海一粟。即使如此,这依然反映出了目前中国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对国际教育态度的转变。
据报道,2008年史蒂芬入学的那一年,哥伦比亚大学迎来了868名中国学生,而在全美范围内,来自中国的大学新生共有24248名。根据2013年哥伦比亚大学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在哥大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2849名。而2014年,共有143571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在美国的各所大学修读本科,这一数据相比2005年(6942人)足足涨了20倍。此外,在相同时间内,在美国修读硕士的中国学生人数也涨了6倍,达到130748人。
文章写道,沙尼王(Shiny Wang)是北京第四中学负责出国留学(课程)方面的升学顾问。2009年开始,SAT考试的主办方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也是另一项考试“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AP)的组织方,在中国设立了多个用于AP考试的考试中心。而北京第四中学则于2011年单独开辟了“国际班”,以求满足那些无法同时兼顾中国高考和国外高考的学生。该项目在开辟的第一年拥有90名应届生,而今年,人数则达到了150人。
文章表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中国总共有338个高中拥有这种“国际班”,而在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22个。这种“国际班”收费昂贵,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学生们并不清楚收取的学费用在了何处。
文章引援广州《信息时报》在2014年2月的报道称,在广州,这种国际考试备考项目每年的花费大约为1.6万美元(约合9.9万元人民币),这大约是中国公里高中学费的50倍。文章评论称,当地的一些学校在收取国家的补助同时,还在运营着这种学费不一致的国际项目,实属不公平。而来自北京第四中学的沙尼也称希望能出台相关明确的法规,来管理这种国际项目。
18岁的罗鸿儒(音译)201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国际班”。去年9月,他成功地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哥伦比亚大学。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在旅游行业工作,按他的话说,“他的家庭条件不错”。在哥大,一开始他的确因为紧凑的学习安排而遇到困难,但很快罗鸿儒就适应得不错了。他的室友来自北京,他们甚至在开学之前就已经通过微信群聊相互认识。很显然,罗鸿儒是中国留学生中最新的一代——他们更年轻,英语(课程)也比他们的“前任们”更流利。相比过去只有最好的学生才出国,如今赴美留学的学生质量也开始参差不齐。不过不变的是,这些学生所来自的家庭则大多为中产以上,甚至是“富二代”和“官二代”。
文章称,目前,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最新一代的留学生的观点也出现了变化。近期,加州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亨利(Henry Chiu Hail)发表了一份关于中国新留学生和2008年的留学生对比的报告,他指出,最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更具有“世界性”,他们拥有“民族认同感”,也更渴望创新。但美国高校仍有许多学生认为,这些中国学生是“富孩子”,许多中国留学生也曾抱怨人们的这种误解,这些人总认为他们“只要花钱就能来读书”。
文章还表示,相比美国的知名大学,一些位于“偏远地区”的美国高校也在努力争取中国生源。
布法罗州立大学自然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马克赛文森(Mark Severson)表示,在过去的四年里,自己已经去了中国6次,只为和中国的9所高校达成协议,建立“3+2”项目。参加这种项目的学生可以在中国国内修读三年,在前往布法罗州立大学修读两年,最终可以获得双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赛文森称,中国学生“有利于我校学术项目变得更为壮大,也有利于学校的国际化”。
数据显示,2009年,该校仅有23名中国学生,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了73名,而这所学校的总学生人数仅为10661名。目前,布法罗州立大学的“3+2”项目仅有10名中国学生,而赛文森则表示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应该翻倍,再翻倍”。但这一情况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则有所不同了——该校国际学生中35%都是中国留学生,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普通话。
(吴艳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