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金山网·镇江新闻

移动版    时间:2015-06-24 17:31

镇江新区大路镇照临村“三种方式”致民富



发布时间:2008-08-14  来源:


  镇江新区大路镇照临村,2005年人均收入只有3900元,是全镇最贫穷的村;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7940元,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预计2008年,人均收入可达9000元。与“引进工业”“土地被征”等致富方式不同的是,这个村的致富方式是带领农户在自家“三分地”上做好文章。日前,记者来到照临村采访。

  “公司+农户”领民富

  再过几天,照临村8组村民朱春生养殖的2万只肉鸡就要出栏,净收入约2万元。朱春生告诉记者,这是他今年养殖的第二批肉鸡,出栏后今年还可再养殖一批,预计今年养鸡收入6万多元。

  在照临村,和朱春生一样依靠养鸡致富的村民现有19户,养鸡大棚有36座,预计全村2008年出栏肉鸡100多万只,净收入100多万元。

  说起养鸡致富,2006年下半年上任的照临村党支部书记徐有新感慨颇多:周边乡镇村民有与温氏集团合作养鸡致富的事例,但照临村穷,村民们对“公司+农户”模式养鸡致富心里没有底,犹豫不决。为坚定村民养鸡致富的信心,村干部带着村民多次到周边乡镇考察,多次召集村民开会鼓劲,并建设了标准化养鸡大棚28座,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模式指导村民养鸡致富。每个建造成本3万元的养鸡大棚,农户只需自筹1万元,政府扶持1万元,并为村民创业担保贷款1万元。28座标准化养鸡大棚被16户村民抢订一空。养殖中,村民开始时对养鸡技术掌握不全,村委会就组织村民到丹阳等地学习取经。现在不仅村民掌握了养鸡技术,外村的村民还来学习取经。

  朱春生说,2006年前他在丹阳一工厂打工,风里来雨里去,起早摸黑,每年也只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去年他的养鸡收入有4万多元。明年他准备扩建两座鸡棚。

  “土地流转”促民富

  “土地流转”是照临村帮助村民致富的又一种方式。张金发等30多个村民现在和城里人一样当起了“工人”——在村里引进的特种蔬菜种植基地和花卉种植基地上班,日工资30元。张金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一亩多地流转给蔬菜、花卉基地,旱地年租金500元/亩、水田700元/亩。给花卉基地、蔬菜基地做工年收入约5000元,加上其他收入,一年有1万多元。张金发说,以前他自己种蔬菜,每天一大早骑自行车到集镇卖,辛苦一年只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照临村有农户594户,耕地面积1980亩,现有近300户村民的500多亩田地进行了流转。土地流转农户有了固定租金收入,“5060”村民可以在花卉基地、蔬菜基地上班,年轻的村民则可以外出打工。徐有新说,一开始,村民们对土地流转也有顾虑,不愿意流转。村委会就发动33名党员、15名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做给村民看。

  村办“稻鸭共作”带民富

  “领着村民干”是照临村带领村民致富的第三种方式。经调查研究,照临村委会认为,发展“稻鸭共作”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前景。2006年村委会集中了村民的50亩水田进行“稻鸭共作”试验,当年就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去年,照临村“稻鸭共作”扩大到250亩,年产无公害大米6万公斤,产值42万元。

  徐有新说,村委会计划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将“稻鸭共作”扩大到500亩,并创出自己的品牌。

  穷村换新貌

  民富了、村殷了,村委会决定改变旧村面貌。两年来,照临村投资50多万元兴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等;结合新农村“村村通”铺设了水泥道路8公里,户户通上了自来水,400多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清理河道7公里,建设了55个固定垃圾箱……特别让村民开心的是,通向镇江的公交车直接开进了村里。

  “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徐有新说,原来村里“小来来(赌博)”的多、邻里闹纠纷的多……现在村民们都把心思放在了致富“小家”上、村里发展“大家”上。 (通讯员 谭石虎 赵月霞 记者 花有文 余宽平)

(作者:通讯员 谭石虎 赵月霞 记者 花有文 余宽平         责任编辑:)

 相 关 链 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6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