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国】
4月15日,太阳节,朝鲜全国喜气洋洋。然而没想到,也在这一天,中国---我们亲爱的祖国正遭受着一场巨大灾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于前一日发生了7.1级地震,震源深度达到33公里。
我们在几天后才依稀得知一些消息,心里焦急万分。不知道国内此时的具体情况,不清楚灾难的摧毁程度,更没有办法参与到救助甚至祈祷的行列中。身在国外才深切明白到底什么叫祖国,什么叫牵挂。
大家决定筹钱进行捐赠,通过大使馆送回国内,向祖国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筹钱工作开始在上新外国人宿舍楼内进行起来。由于朝鲜的特殊性,我们的生活费不能够及时得到补贴,大部分同学只能指望着每个月朝方发下来的40欧元过日子。但是我们每个人还是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了一部分,只希望祖国能够顺利度过这次劫难。
4月21日,我们突然被通知上午的课取消了。我们一行人穿着正装,胸前佩戴着用卫生纸叠好的小白花前往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参加与国内同步的悼念青海玉树大地震活动。我们排成几横队,随着哀乐响起,大家低头默哀。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在那段被血水、汗水、泪水冲刷的岁月里,全国人民拧成了一股绳,相互扶持和告慰。每天都有无尽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面前上演,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两年过去,那场大灾难留下来的伤痛还未完全平复的今天,中国又受伤了,中国再一次掉下了眼泪。
这一次,我们身处异国他乡。在这里,平壤依然安宁,甚至还沉浸在大节日的气氛里。然而,在朝鲜的我们,在朝鲜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会牵挂着同一个地方---青海玉树。我们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祈祷,祈愿中国挺起脊背、面对困苦,再一次顺利度过艰险,然后平安永远。
【朝鲜通信】
朝鲜网络不通、打电话不便,唯有通书信的方式显得最为稳妥。
在国内,我们这帮已将网络视为主要生存方式之一的人,虽然在心里做好了一系列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网络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真正完全消失的时候,突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开始寻找各种可以让我们忘却网络的事情。好在有一帮同病相怜的同学,大家一起隐忍、克服。
当网络成了一件奢想的时候,电话成了能快速带来交流感的重要通信手段。我们居住的外国人宿舍只有一台固定电话,且是只能接听、不能打出去的。所以当电话那头的人说到“我要是卡没钱了,断线了,你给我打过来把”的时候,我们都不知该怎么和对方解释。我们通常会去国际通信局、国际通信中心、高丽饭店、苍光院附近的旅馆打国际长途。每分钟15元人民币左右,价格相当昂贵,常常一通电话就得花去将近百元。所以大多时候是和家人约好通话时间,准时在我们宿舍的电话机旁等待。可就算是这样,唯一的一台电话也会经常出现故障,最长的一次坏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我们和朝方老师沟通了好几次,这一情况也不见好转。电话时好时坏,尤其是在下雨天,我们都饱尝了挂念远方家人、朋友、恋人的酸楚。
每天上完课,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往收发室张望,看今天有没有送信过来。收到信时候通常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在朝鲜,我和家人、几个朋友保持着通信,我想这些信件是值得用一生来珍藏的。在艰苦的日子里,这些信件陪伴我们走过了很多个孤独难熬的时刻。
朝鲜通信方面另有两点是很多人都无从得知的。网上很多文字介绍中说朝鲜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其实这些在朝鲜都是有的,只是说远远不像我们现在这般普及和自由。之前在国内也听说朝鲜境内是没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可是来到朝鲜惊奇地发现,很多朝鲜人都配有手机。他们的手机多半是彩屏的翻盖手机,款式单一,多用于接打电话,短信业务落后。当我们都快忘了手机这回事儿的时候,突然看到身边一个朝鲜人边走边讲着电话、谈笑风生,我们心里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当在朝鲜的日子已度过三分之二的时候,突然听说高丽饭店是可以发送电子邮件的。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吗”,随后即是不可思议的惊叹。我的室友决定亲自去尝试一下儿,试着发邮件给远在北京的同学。按照她的描述,跟高丽饭店的工作人员说明想要发邮件,工作人员会打电话联系负责网络的工作人员,当网络打开后用OUTLOOK将邮件传出去,之后又立即把网络关上。全程都在监控下进行,根本没有办法趁机浏览其他网页。发邮件的费用也是很昂贵的。按文件大小算,每1KB大概是1块人民币。所以在朝鲜发邮件的时候,邮件内容尽可能地省略、文件尽可能地压缩,这样才能使通信费用稍微节省一些。
然而正是因为通信缺乏便捷的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完全全地变了样儿,不会如在国内时离开网络就开始心慌、开始无所事事,没有条件泡电话粥,不会总去关注手机动态,有了更多的时间潜下心来关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我相信现今很多人深陷在便利的通信漩涡中,很多人也开始想象和期许安静的日子和安静的内心。
【牡丹峰】
往凯旋门方向看过去,能望见牡丹峰的入口。
它位于朝鲜平壤市市中心,每逢佳节,牡丹峰总能聚集很多前来野餐、载歌载舞的民众;平日里人们也会选择来此乘凉,三五人在树丛旁或者桥洞下铺块长布下象棋、打扑克、聊家常。朝鲜人的娱乐方式往往是和大自然联系紧密,他们喜欢在节假日约上亲朋好友,带上泡菜、卷饭和啤酒,背上吉他,在草地上围成一圈,再即兴来上几段民族歌舞,每人笑逐颜开,享受天伦之乐。我一共去了三次牡丹峰。每次都能在山上看到此景,看到陶醉、看到忘乎所以,的确他们的单纯快乐深深感染到了我。
牡丹峰上有一家供应清凉食品的牡丹阁。有一次,我和一个好友无意中闯了进去,一个管事儿模样的男人立刻把我们叫住了,开始盘问起来。原来牡丹阁当时还未到营业时间,对于两个外国人的突然到来不得不有些警觉。不过当他得知我们是中国留学生时,紧绷的脸舒展开来,还热情地把我们领进屋内参观。临走还不忘说几句简单中文以示友好。
就在那一天,我们巧遇上了朝鲜人聚集在牡丹峰庆祝解放战争胜利纪念日。男女老少在一座亭子下随着音乐舞蹈。扭得最欢快的要数中老年妇女了,一个个非专业但更胜专业,因为这是她们的常态。我们想参与其中,可是显然我们没有他们那种天生的韵律感,只好在一旁拍手叫好。绕过他们,发现还有一大群人围坐在一张公园石桌旁,边敲打碗筷边大唱民族歌曲,有的还不时高喊几声“将军万岁”。我拿出相机试图记录下来,他们发现镜头后,非但没有平常的反感,反而冲着镜头更加兴致盎然起来,甚至想邀请我们参与其中。不远处的山坡上,几个孩子安静地坐在石阶上写生。这一动一静彰显出了一个民族的两种气质。虽然解放战争已成为历史,渐渐远离现实生活,但如今他们仍不忘战争曾经带给他们的以及对于前辈们热血奋战带给他们安宁生活而心存感激。
牡丹峰上更多的是自然景观,绿树葱葱、小花遍野,山上还有汩汩清泉留下,晚餐过后,趁着天还未黑,和几个好友登上山顶,空气清新、伴着鸟语花香,实则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