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的陆双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的一名师范生。
校园中,陆双虎与曾经的支教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彭雪重逢:“老师变成师姐了,我也选择了你的路!”
北师大研究生与乡村教师共同探索AIGC+课程设计。校方供图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派出学生实践队员前往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和关岭县,以“扶志”和“扶智”双线索开展调研和支教活动。作为参与当年活动的学生,陆双虎因此与北师大结缘。2024年夏天,北师大学子再赴紫云,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和“教师数字素养”,提供面向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造血式”服务。
课程开发、问卷设计,到焦点小组访谈、数据统计、编码分析……实践队员们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监测诊断优势,精准发力,研究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方法。在紫云,他们和一线乡村教师共同研磨数字化公开课,近300位中小学教师参与了AIGC工作坊。支教课堂上,队员们带领当地学生排演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认识甲骨文字源,学习字体设计,与最前沿的“大模型”对话,,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为乡村学生带来AI+汉字课堂。校方供图
北师大在读研究生蒲素素在紫云县教育局挂职,3个月间,她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进行家访,走入村小、寄宿学校、教学点等现场调研。2024年高考前夕,她受邀为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的考生们打气。蒲素素说,“乡村的教育资源匮乏,这是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我要发光发亮的地方!”讲台下,陆双虎深受触动。
高考结束后,以622分成为紫云自治县的历史类高考状元的陆双虎,毫不犹豫了填报了北师大“优师计划”。未来毕业后,他将重返大山,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
如今 ,已有6位北师大“志远计划”毕业生成为了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的教师。他们走上讲台,拿起了“乡村教育的接力棒”。
“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希望学生们在乡村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研究问题、服务国家。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要接续火种,温暖更多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造血式”服务助力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让教育之梦在乡土大地上绽放光彩。(孙竞、实习生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