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福建省委建议加强法治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2日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护航保障。在1月12日开幕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建福建省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建议指出,当前,福建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规政策适配性与稳定性不足、执法规范与公正性存疑、法治服务效能不足等问题。
为此,民建福建省委建议:
一、加强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法官的专业优势,针对企业,尤其是行业领军或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企业,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企业及其员工的法律意识;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借助案例解析,使企业深刻理解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及合法经营的关键价值,强化企业的法治意识;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布法律风险预警信息,提醒企业注意防范相关法律风险;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鼓励基层法院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法治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二、优化涉企案件审理机制。加强涉企案件的专业化审理,深化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协作,全力培养兼具法律专业知识与企业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旨在优化并提升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进而提升涉企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施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机制,有效缩短企业解决纠纷的时间周期。推行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对简单案件快速审理,对复杂案件注重调解,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三、推动建立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内部法律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如构建内部法律顾问制度,增强企业自我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助力企业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潜在的法律难题。
四、强化企业破产重整与和解工作。依法审理破产案件,推动建立企业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帮助有挽救价值的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能力。在破产重整的进程中,需特别强调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及所有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力求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之间实现和谐统一。
五、持续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细化并实施《福建省营商环境近期举措》,深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法院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诉讼服务及智能法律咨询,助力企业便捷获取所需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涉企案件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对涉企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法院制定更加精准的司法政策提供依据。(完)
- 老人骑三轮车上高速 警警接力及时化解险情(2025-04-12)
- 民建福建省委建议加强法治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2025-04-08)
- 感知中国之美 外国青年点赞“2024年世界青年看福建”(2025-03-30)
- 国网平潭供电公司:充电设施巡检 护航绿色出行(2025-03-07)
- 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