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陶器作坊六旬老人的最后坚守
移动版 时间:2015-07-25 01:23
海南琼海市嘉积镇礼都村,有一个称为“钵灶”的陶器作坊,娱乐城,工场周围杂草丛生,3间低矮工棚摇摇欲坠,几位六七十岁老人每天在这里有气无力制作陶器。
生产工具除了锄头铁铲和那个较有技术含量的转盘外,几乎全凭手和脚。制作陶器全靠体力,将粘土挑回加工场刨碎,用细沙与水踩踏和匀,然后用适量陶土在转盘上制成各种陶器坯料并铬上文字图案,放到阳光下晒干再入窑烧制就成。可能是附近盛产优质粘土的缘故,这个跨越几个世纪的作坊久盛不衰。
86岁的村民黎德祝是作坊的元老。他说,从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人在这里制作陶器,附近几处废弃的窑灶遗址可见一斑。上世纪50年代作坊收归公有,名叫上埇公社陶器厂,鼎盛时有60多名工人,生产土罐子、盆钵、土钵、风炉、小水缸等生产生活器具,产品不仅畅销琼海,还占领周边县乡市场。当时的陶器厂作为集体企业,工人享受国家粮油补贴,进厂一般是子接父班,其他人还不能随便进。
如今作坊的产品主要是市民祭祀祖先的器物,由于有了价廉物美的替代品,作坊市场越来越小,“钵灶”目前只有3名老人常在此工作,他们年龄都已60多岁。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新闻 >>
- 芒果网站18勿进每日更新(2025-02-19)
- 农村胖阿姨的味道(2025-02-19)
- 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重点实施九项工程(2025-02-09)
- 华山论见丨向“干部躺平”说“不”(2025-01-22)
- 秦皇岛村庄规划设计本地编制(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