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琼海:风情小镇的城镇化模式
2014年1月11日A2版
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绿道,一片片绿意盎然的乡村公园,尽管现在已是寒冬,但海南省琼海市却仍处处春光。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琼海新型城镇化,走得正是“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之路。在琼海,城镇化与改革正协同共进。
就地城镇化
从海口一路南下,下了高速公路,映入眼帘的就是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两旁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高高低低的乳白色居民楼和各种供人们活动的广场坐落在道路两旁,这就是名满天下的博鳌。
从2001年开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落户”于此。博鳌积极借助论坛品牌,利用论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以及大集团、大企业的有效介入,掀起了城镇化的大潮。从那时起,博鳌小镇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变成全球知名所在。
尽管博鳌因论坛声名鹊起,但坦率地讲,前几年,博鳌的城镇化并没有形成内在驱动力。
2012年,琼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思,让“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和“渴望一片乡野风光的净地”,在琼海这片1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了有机统一。
琼海拿出多种改革举措,在博鳌进行风情小镇改造,把该地区的各种文化以及现代时尚休闲元素融入主街道和商铺立面。如今的博鳌,荷塘、绿道随处可见,田野村陌散发着浓郁的田园风情气息,而酒吧和咖啡馆又处处透露出时尚。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琼海在打造“田园城市”过程中,坚持改革与发展共济,“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通过就地完善基础设施、设置与乡村游相关的业态,扶持本地旅游产业,真正做到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产城融合
得益于“田园城市”建设,琼海在2013年打造了3个风情小镇:博鳌、潭门和中原。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琼海12个小镇将被打造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从而引导各镇特色产业的形成。这其中,潭门镇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接云涛千帆舞,岸上更唱渔家傲。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两旁立着别致的桅杆式路灯,修缮一新的居民房墙壁上挂着船舵、救生圈、船桨、铁锚、贝壳等“海的符号”。经过风情小镇立面改造后,潭门,这个千年渔港里,传统的渔家风情与现代时尚浑然一体。
黄心宁,个子不高,略显黝黑的皮肤,笑起来会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南海汉子,不到而立之年已是潭门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拥有一家砗磲加工厂,以及十几家工艺品店。虽然事业有成,但依旧保留着南海渔民的朴实。
“2003年开始做贝类加工,刚开始确实有些艰辛。”黄心宁笑着对记者说,“但是,后来随着加工由粗变精,产品的受关注度逐渐提高,很多人都是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我们这买东西,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砗磲现在几乎成了潭门镇的主要产业。往潭门深处走,会发现有不少专门做砗磲贝壳雕刻的工厂。工厂的生产过程非常完整,有严格的流水线。这些砗磲大部分都是死去多年,由渔民打捞回来,再由另一部分人购买、加工,最后这些工艺品会进入镇上各家店铺,远销各地。
作为潭门年轻一辈“掌门人”中的一员,黄心宁是幸运的,他不用再像祖辈一样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下海捕捞,借助“田园城市”建设的东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就可以实现梦想。
从2013年开始,琼海市政府投入资金1.2亿元,对潭门镇进行城镇化改造,通过建设墟镇道路、进行立面改造等,完成供水、供电、绿化、码头等基础设施,使潭门镇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每天慕名前来潭门参观游览和洽谈生意的客人平均不少于2000人。而作为潭门地区主导产业的海产品加工业更是受益匪浅,其中,贝类工艺品商品从去年底的30多家猛增到现在的270多家,餐饮店增加到30多家,贝壳加工厂、鱼类加工厂增加到50多家。
“原来琼海很少有商品会出口,以后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让琼海的商品可以远销到国外。”符宣朝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今后琼海会进一步打造优质商品,为出口打好基础。
以人为本
行走在琼海的乡间,青石铺就的干净小路,路两边槟榔林挺立、芭蕉树婀娜,树丛间掩映着管理有序的“农家乐”,这样的田园美景在琼海的乡村随处可见,生活环境优于许多城市。
“以前哪会想到咱们村里人也能过上这种生活,城里人有的咱们也有。”安坐于自家楼前的槟榔园里,晒着暖冬的太阳,头发花白的阿婆笑眯了眼,幸福顺着眼角的皱纹蔓延开来。
琼海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让农民“弃农进城”的简单方式,而是在不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将城市设施引入一个个村镇,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就能享受到城市人的生活品质。
同时,琼海在公共财政分配中,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提升,把城市的公共服务引入农村,使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达到城市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把镇的建设作为琼海特色城镇化的支点和平台,使各镇成为城镇化的主要纽带连结城乡。
“这几年琼海大学毕业的本乡人回来的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从国外学成归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离不开这片土地,另一方面,琼海这几年发展得确实很好,这也是吸引人才的原因之一。”符宣朝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琼海把农村打造成人才的洼地,吸纳有识之士,共同建造新城镇。
行走在万泉河畔,漫步在椰林树下,即使在琼海市区,依然能感受到“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在许多人心中,这就是真正的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吴万丰 记者 李盼盼 王心武)
- 琼海市商务局关于参与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活动商家名单的(2023-10-02)
- 琼海市商务局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2023-10-02)
- 傅晟市长到南门市场开展“双节”期间农产品保价稳供调(2023-10-02)
- 琼海市商务局关于开展2023年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征集(2023-09-24)
- 拧紧燃气“安全阀”,坚守人民“生命线”! 琼海市商(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