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解读《深化农村改革》南京将城乡社保一体化

移动版    时间:2015-09-30 14:05

解读《深化农村改革》南京将城乡社保一体化

4、优化农村区域规划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一体化、特色城镇

  【文件】加快提升郊区城镇规划水平,加快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的市域城镇等级体系;大力培育特色城镇,深化江宁区横溪街道、浦口区桥林街道等10个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街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五大片区16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制定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的积分制落户政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低保区域内同标、并轨。

  【解读】农民最关心的“进城政策”也已有较具体改革思路,南京将以平等城乡居民权利为导向,分类分步推进。2014年建立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标,2015年人均补助标准达60元。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70%的镇区、乡村学校与城市优质资源结对互动,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

  2014年取消在宁高校应届毕业本科生落户限制。2015年,南京本地居民在全市范围内凭合法稳定住所,实现全市域户籍互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暂时不符合条件或农民不愿意落户的,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持有人在一定条件范围内享受本地居民劳动、就业、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以新市镇建设为龙头,加速农民市民化,农民进城和外来人口落户,重点放在郊区城镇,特别是新市镇。支持溧水区、高淳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江宁街道、金牛湖街道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工作。扩大高淳区阳江镇和经济发达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5、强化支持保护制度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帮扶攻坚、生态补偿

  【文件】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取消竞争领域的涉农专项和资金配套;强化农村帮扶攻坚,实施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管护机制,鼓励村集体组织农民承包公共设施经营管护;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扶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健康发展。

  【解读】实施新一轮经济欠发达镇街帮促,到2015年实现主要可测指标与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力争2014年全市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70万元以上。完善低收入农户与机关干部结对帮促机制,确保2015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涉农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逐步扩大金融服务业对涉农区域的覆盖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实体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小额保险业务,推进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规范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运行。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解决合作社内部成员资金需求,推动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6、完善农村基层组织职能,推进乡村治理机制现代化

  【关键词】末位谈话、去行政化、三社联动

  【文件】强化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明确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推行“扁平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解读】推行村(社区)书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和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履职情况报告评议制度,实行考核末位谈话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从优秀村(社区)书记中选拔镇(街)领导干部、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大力选树一批优秀村(社区)书记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党领导下的新型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村委会(社区)重点做好公共服务、社区管理、村民自治等事务,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开展经营活动,承担本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建立为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全面推行“扁平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相互协作、共同开展服务,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9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