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价暴涨 因供地缩八成
截至6月25日,今年上半年土地供应基本接近尾声,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阅相关国土资源局网站了解到,一线城市中,除北京有四宗地块等待入市之外,上海、广州、深圳已无土地出让。
通过对10大城市上半年土地出让数据的监测可以看到,在土地出让金方面,除上海与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城市均有大幅减少。从土地供应量看,一线城市供地稀缺,包括重庆、天津、杭州、南京在内的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较大,但相比去年同期仍有明显减少。
土地供应整体减少与政策护驾下的楼市升温形成鲜明反差,各级城市的土地供应也再次分化。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等全国10大重点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2598.4亿元,而这一数值比2014年同期的4852.99亿元相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6.4%。
从城市情况看,一线城市除上海外,下调明显,其中北京同比降幅达到了46.2%,深圳降幅达到了80%,,广州降幅也达到了61%。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供应减少,是一些城市出现成交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北京等主要城市,虽然土地成交溢价非常高,但因挂牌土地减少,造成了土地市场规模的萎缩。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在内的14个城市的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将于今年完成,开发边界将作为城市发展的刚性约定,不得超越界限盲目扩张。
最近市场升温后,一二线城市土地逐渐增加供应,房企积极争抢,地王也频繁出现,这些都体现了房企对一二线市场的看多情绪。
易居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复苏态势总体偏弱,这可能是后续一线城市楼市发展比较致命的一点。近期北京、深圳几个城市已显露出库存不足的态势。若土地成交规模小,那么后续潜在的库存供应量就不大,进而影响这些城市供求关系的平衡。
张大伟认为,整体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四不均:需求不均衡、供应不均衡、库存不均衡、价格涨跌幅不均衡。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部分城市的库存积压已非常严重,一些三四线市场即使在救市的情况下,依然有崩盘风险。
尽管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供应越来越少,但标杆房企依然热衷一二线城市,特别是降息后,一二线城市的房企资金面明显好转。
而今年虽然市场总体趋好,但部分房企对于未来市场还是持犹豫的态度。另外,万达、阳光100等很多大型房企已经开始走轻资产的路线,对于传统拿地模式的依赖程度已经下降,这也使得土地成交规模相对小。
严跃进分析认为,随着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对于房企来说,后续土地市场的拿地成本会比较高。所以近期房企应该在融资方面多探路,不排除第三季度地方政府供地规模会增加,这正是考验企业资金实力的时候。
“拿地的节奏应该能快则快,尤其是地块的项目定位和房企的需求吻合度较高时,积极拿地总比犹豫观望的心态要好。否则地价持续上涨,会带来后续成本的继续增加。”严跃进表示。
- 入琼70载 中交与海南共奋进(2022-03-28)
- 龙湖集团2021年核心净利增20.1%至224.4亿元(2022-03-25)
- 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媒体品鉴会瞩目全城(2022-03-21)
- 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建设筹集240万套(2022-02-28)
- 南海·幸福汇二期圆满交付,盛启美好生活!(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