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海南工业发展迎建省以来最好
“十一五”期间,海南工业发展迎来了建省以来的最好水平,一批现代化的新型工业项目焕发勃勃生机——
海南新型工业旭日升起
本报记者高 虹
插入IC卡、输入加油数、提起油枪……一升升B5生物柴油源源不断地注入排队的车辆中。12月3日,一辆辆农用车、中巴车先后驶进澄迈县老城镇中石化加油站,前来加注B5生物柴油。从今年11月8日起,,这种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可替代石油柴油的生物柴油,已出厂并在澄迈、临高的12家中石化加油站投入封闭试使用。
随着中石化海南炼化800万吨炼油、海南英利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6万吨生物柴油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十一五”期间海南工业发展迎来了建省以来的最好水平。这其间,海南一方面侧重发展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充分发挥海南优势的产业,一方面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走上了一条发展新型工业化之路。
现代新型工业焕发勃勃生机
这些年,海南加速新型工业化,努力改写一个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版图。
今年8月,继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海南英利100兆瓦扩建项目也开建,明年5月竣工投产后英利集团海南产业基地生产规模将达到200兆瓦。未来3到5年,英利集团将加大投资,打造海南光伏生态产业园及海南生态工业旅游示范区。
今年初,由中海油投资兴建的年产6万吨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在东方工业园投产。这套生物柴油加工装置与中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原料选用以小桐子(麻风树)为主的能源林树种,形成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设备。同时,逐步在全省推广BD5、BD10生物柴油销售,海南将成为国内首个全省率先使用“绿色柴油”的省份。据有关部门测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一氧化碳排放约400吨、二氧化硫排放约60吨、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约100吨。
5年来,海南工业经济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随着中海油、中石化、一汽集团、金光集团、华能集团等一批大企业的进入,海南先后建成了60万吨甲醇、100万吨纸浆、800万吨炼油等一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业项目。全省工业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及配件、制药、矿产资源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拥有亚洲第一的浆纸生产能力、全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国内技术最先进和单系列能力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和国内技术最先进的炼油装置。2010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6.3%。而在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仅176.92亿元,在全国倒数第二。
与此同时,工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突显。按照科学规划、集群化和循环经济的原则,我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在西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工业区、老城开发区、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东方工业园等园区,避免遍地开花。2009年,五大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96.8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
工业结构调整催生发展新机遇
实践证明,区域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工业竞争,而工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好项目、大项目的竞争。
因先天不足,海南的工业一直是“短腿”。从2004年起,海南开始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双大”战略,重新成为大企业战略投资的热点地区。但是,海南工业总量偏小、优势产业少、产业链条短的状况依然改变不大。在“双大”后面又加了“高科技支撑”,是2007年省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发展战略。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对“双大战略”的深化和提升,正式形成海南工业发展的“两大一高”战略。
5年的实践,已经为“两大一高”战略写下最好的注解。建成投产的金海100万吨纸浆项目,在全部投资102亿元中环保投资就占24亿元,各项能耗和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0万吨的炼油项目环保和清洁生产投资近30亿元,气体有害物质全部回收,污水回用率达到90%以上,吨油水单耗达到国内同行业最先进水平;华盛水泥厂率先采用国产设备实现余热循环利用,排放达到了欧洲标准,是联合国批准的中国水泥行业第三个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工业结构调整提升,既要在增量上不断发力,也要在存量上做文章。抓住国家扶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机会,2008至2009年间我省共争取到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预计可拉动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约45亿元。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当了不断放大增量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交通与先进制造业、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与油气化工、电子与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一批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正在成长。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10%。
在新型工业的推动下,200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连续12个月累计增幅居全国第一,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2008年尽管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工业增加值仍然增长了5.8%。我省三次产业比重,已由2002年的35:23:42调整到2009年的29.5:27.7:42.8,并有望转变为2010年的25.2:27.2:47.6。
新兴产业成转型升级主动力
产业结构在调整,工业层次在提升,海南新型工业化建设热气腾腾。
写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正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海南生态软件园以软件研发、软件外包、IT培训、呼叫中心、互联网媒体等为主要方向,吸引世界知名IT企业入驻。未来3年-5年,园区可达到60万平米的综合建设规模,可以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预计实现产值30亿-50亿元。自2009年5月开工以来,目前已有140家企业入驻海南生态软件园,惠普、中电、东软、中兴通讯、用友、长城等都当数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型企业。三亚创意产业园正积极推进园区规划与建设,向“总部经济”发起冲锋,目前已签订项目协议16个,入驻企业包括中兴通讯、北大科技、中核能、中科院、用友软件、益科博能源等。
几乎同在今年,IT巨头惠普公司将4个软件与服务外包项目投向海南、主打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的海南国际创意港项目落户海口、主打互联网产业的智慧村也将落户陵水……
发展加速,离不开背后的政策推手。2008年,我省出台《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财政设立每年2000万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金,从投融资、税收、财政补贴与奖励等方面重点扶持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建设;2009年《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出炉,将以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海南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良好时期,信息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的代表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点。
“未来一段时间,海南新型工业的发展将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延伸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制造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和产业支撑。”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油气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与配件、主要矿产资源加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都契合海南特色和比较优势。
支柱产业不但能推动经济增长,更能引领产业结构迅速变化、支配着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有如旭日升起的新兴产业,无疑将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海南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本报海口12月14日讯)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