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不砍树不拆房恪守生态“红线” 琼海县域探索成全国经验

移动版    时间:2015-11-13 02:09

  从县域探索到全国经验

  ——琼海打造美丽乡村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①

  -海南日报记者周元赵优通讯员冯玉

  水田漠漠、槟榔秀挺、白鹭纷飞,干净的村道和房舍点缀其中,头戴竹笠的农妇在花海中劳作……大会的屏幕上,琼海市的美丽田园和农民的幸福笑脸跃然欲出,好一幅乡愁画卷。

  这是8月14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一幕。会上,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作了题为《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的经验介绍,琼海经验得到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这是会议发言代表中全国唯一的县级市!

  为什么是琼海?从“国家卫生城市”到“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建设美丽乡村经验向全国推广,精神文明新风盎然的琼海,县域探索缘何成为全国经验?

  “琼海效应”走向全国

  仿佛是一夕之间,琼海市嘉积镇北仍村便火爆了全国。

  今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北仍村。由此,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庄被更多国人熟知,北仍村不断完善配套建设,提升品位,成为琼海美丽乡村建设的响亮名片。

  扬名的何止是北仍村。随着琼海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其知名度和名誉度不断攀升,屡屡在国家各项评选中崭露头角。

  看生态——2014年,琼海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入选得益于在城镇化建设中,琼海选择了一条以人为本的“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发展路子,契合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看旅游——2015年7月,博鳌、潭门和中原三个镇同时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早在2013年,博鳌镇就被评为全国第一批8个美丽宜居示范小镇之一。在今年初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琼海喜获“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称号。评审专家认为,琼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5A景区化打造相得益彰,使琼海迅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上一个极具本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看卫生——今年3月,琼海市被正式授予“国家卫生城市”。2010年,琼海市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确定了“标准创卫、民生创卫、文化创卫”三大体系。2012年,该市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被评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看文明——目前琼海已建成文明生态村1857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70%,有8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今年初,中央文明办发出《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关于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充分肯定了琼海市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规划、同步迈进、提质升级,探索实践出一套很好的做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同类型的农村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广泛学习推广。

  中央文明办对一个市县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并出专辑向全国推广,这一做法十分少有。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先后就学习借鉴琼海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作出批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暨特色风情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也放在了琼海巿召开。

  这些众多荣誉中, 杰克棋牌线上娱乐,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精神文明。

  一个又一个国家级“金字招牌”,让琼海的精神文明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走向全国。

  文化为先生态为先民生为先

  “琼海精神文明品牌”如何塑造?符宣朝的发言中给出了答案——以群众的期待和认同为准绳,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坚持文化为先、生态为先、民生为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规划、同步迈进。

  在琼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它们或雕于青石、或刻于木牌、或缀于灯笼、或点入花丛,与田园美景有机融合,吸引人们争相拍照留念,“把核心价值观带回家。”

  全市还广泛开展了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经营等五大文明行动,各乡镇以村史、民俗、古训、家风等历史资源传承优秀文化,并进行“好民风之村”、“先进典型户”等评选,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凝聚正能量。正是这种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基础抓起,以文化人,推动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农村落地生根。

  与淳朴民风相辉映的是,良好的生态和清新的人居环境。

  羊肠土路被宽阔的旅游通道、别致的骑行绿道取代;随地倾倒的污水,被网络发达的排污管道引至村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堆积成山的垃圾,及时被集中收集清运,村里再也闻不到异味……

  “美丽乡村,生态美是前提、是基础。”符宣朝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直观反映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也促进人们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琼海市坚持生态为重,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风貌。

  不砍树就是保护生态的红线,不占田就是敬畏自然的红线,不拆房就是民生和谐的红线。

  恪守着这些“红线”,琼海完善生态型规划,通过保护山水田林海的生态,挖掘区域特色的文态,构建田园化的形态,丰富生态型的业态,调整和谐发展的心态,逐步打造全域5A级景区。

  与此同时,坚持生态型改造,建设生态型设施,营造生态型环境。去年琼海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模式,全市全部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推行湿地生态化处理模式。

  在琼海17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间50万琼海百姓共享的“幸福之屋”也正在搭建。

  这间“幸福之屋”由四根柱子来支撑。一是12个特色小镇,“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作为连结城乡的重要支点;二是三大农业公园,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就地城镇化的根本;四是旅游绿道系统,作为全域5A级景区的纽带。

  如今,这间“幸福之屋”已初显雏形。

  风情小镇拉动了旅游、带旺了人气、促进了消费。潭门、万泉、塔洋三镇2014年新建铺面230多间,铺面租金数倍,甚至十倍地增长;潭门镇平均日接待4000人次,黄金周期间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

  作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平台,琼海鼓励引导龙寿洋及周边村庄农民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综合体。农民由单一生产性收入转为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生产性四项收入。

  美丽乡村建设,让琼海农民不仅有宜居环境,还实现了“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创业。两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3%、返乡就业近4万人。

  作为就地城镇化的根本,琼海不走“弃农进城”的路子,把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供水一体化达到90%,六成以上行政村通城市公交,由市、镇、片区和代办点组成的四级服务网络让农民不出村、不出镇就能把事情办好……

  美丽乡村塑造新琼海人

  在琼海近年来发展的过程中,改变最大最深刻的是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1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