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ZSA18:旅游生活版

移动版    时间:2015-12-22 08:55

ZSA18:旅游生活版

亮丽的阳光。

ZSA18:旅游生活版

小镇因博鳌论坛而闻名遐迩。

ZSA18:旅游生活版

宁静的小镇。

ZSA18:旅游生活版

妩媚的海风。

  有些地方,向往很久,总是找不到成行的借口。有些地方,一旦动身,总是有不容置疑的理由。世界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博鳌,一个在琼海之滨的宁静小镇,因缘际会,因博鳌论坛而闻名遐迩。“论坛里的博鳌”之外,还有一个“小镇博鳌”,它有炊烟袅袅,老牛悠闲耕田,农民插秧收谷,渔民在落日余晖中撒网……

  有一个懂它、爱它的人,在博鳌边走边写,出版了一本《留一半爱给博鳌》,她在书中写道:“风、阳光、海、树木、村舍和渔船,纯自然的静态,以及与都市完全不一样的情怀和慢调,才能让都市人找到心灵栖息的回归地。”

  文/广州日报记者余婷婷  图/广州日报记者于涛

  听风美雅田园牧歌

  我是从三亚去的博鳌,旅行的最后一程,目的是访友。三亚的美好时光还不时浮现心际,亮丽的阳光、妩媚的海风、茂密的椰林以及无边无际,缓缓奔涌的海浪,难怪那么多热爱自由的人会一次一次奔向海边。

  10时,列车到达琼海,少了三亚的林立高楼,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路边的集市热闹非凡,新鲜的蔬菜水果色泽鲜艳,讨价还价声迭起。老友街头相见,一别经年,异地他乡重逢,情意如昔。她说:“如果博鳌在你的旅途中只是匆匆路过的一站,那么请你三缄其口,不要对博鳌妄加评论,因为“慢调”才是博鳌的精髓。

  沿着嘉博路,由嘉积向东南行驶17公里,就来到了博鳌镇。这座枕在万泉河畔,面向南海的小镇,原是一座古老的渔村。来博鳌,应该看看不一样的风情,朋友向我推荐“听风美雅”。听风美雅其实只是个小渔村,然而,这里却是许多人心中的田园牧歌。村子不大,一共二十多户人家。村口有一块灰砖拱门,立在荷塘边,上书四个字:“听风美雅”。    

  朋友说,美雅村春种水稻夏收粮,秋冬青椒绿油油。高高的槟榔树、椰子树迎风摇曳,仿佛在为村民迎来送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扶桑、芍药、三角梅、九里香、美人蕉,红花绿叶,香气袭人。

  悠游美雅,高大的棕榈树捕捉着暮春时节的风声,河水在不远处汩汩流淌,由于村子小,所以格外安静。

  美雅村外的田园中,有一家咖啡馆,棕榈树皮搭成的房子,枕着水声,点杯咖啡,不远处,有几位村民在田里劳作。我们安静地消磨着时光,朋友用咖啡勺敲着瓷杯说:“如果你匆匆路过,只会认为这里平淡无奇;然而当你置身其中,卸下生活的重担,感受午后的清风,边喝边听居民们游哉地讨论家长里短,才会发现,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纯粹自然,我是这么爱上这里的。”

  百转千回玉带滩

  在三亚看多了碧蓝的大海,朋友仍热情地推荐博鳌的玉带湾。午后天空有些阴沉,不时飘下一点细雨,我们在小镇上捧着椰子,悠然地聊着天,仿佛回到学生时代。

  一转弯,玉带滩便横陈在眼前,我仍忍不住赞叹。尽管博鳌的海没有三亚的蓝,反而带着一些灰,我开始以为是雨天的原因,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三江汇流入海后,河、江、海三种颜色的水在这里汇集、沉淀、翻滚、净化,博鳌的海水也因此而变得层次鲜明而丰富多彩。

  一边是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出海,一边是南海的汹涌波涛,而细细长长的玉带滩就静静地横卧其间。一条窄窄的、长长的沙滩,千百年来任凭河、海冲刷,稳稳当当地卧于两者之间。站在玉带滩上,面向大海,但见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一望无际,层层白浪扑向脚下。放眼远眺,海水的颜色分三层——略黄、浅蓝、深蓝直至天边,远处渔船星星点点,近处海鸥起起落落,正是一幅绝妙的南海风情画。

  玉带滩前不远处,有一个多块黑色巨石组成的岸礁,屹立在南海波浪之中,状如垒卵,突兀嵯峨,那便是“圣公石”。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不慎泼落的几颗砾石。千百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它自岿然不动,一直和玉带滩厮守相望。

  暮春时节,雨风吹在脸上,仍有些清冷,便躲进“海的故事”里——海边的一家小酒吧。走入“海的故事”,只见野草丛生的海岸上,几艘破旧的木船静静停泊,挂在船上的渔具和渔网,依然在诉说着旧日的故事。

  这里的风真的很柔,雨真的很细密,天空真的很开阔。

  蔡家宅的沧桑往事

  美如世外桃源,悠闲如一曲田园牧歌,这是博鳌小镇留给我的印象。然而朋友告诉我,要读懂这里的沧桑往事,一定要去留客村的蔡家宅。

  在村子的东南面,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前行,在葱郁的林荫中赫然见到一幢高墙大院,这就是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的蔡家宅。初次跨进宅门,看到的是个封闭式的天井,仰头一望,二楼上的雕花围栏绕天井一周,透出一股奢华和富贵。这就是昔日漂泊印尼的富商蔡家森的宅院。

  留客村约有400年的历史,共有176户,居住着蔡、莫、余、朱、陈、韩、王、卢、周、覃十个姓氏。19世纪末,留客村的青壮年男子大都从村口的古渡口乘船,经万泉河漂洋过海当“番客”出外谋生。

  蔡家宅的主人蔡家森有四兄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蔡家森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去番”的热潮,前往印度尼西亚谋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事橡胶种植和船务航运,经过多年奋力打拼,蔡家兄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和印尼“番客”中的侨领。

  像很多从海南出去的“番客”一样,发家致富的蔡家兄弟心中牵挂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园盖祖屋,衣锦还乡。1934年,蔡家森回到琼海留客村,和兄弟们一起盖起了蔡宅。蔡家宅每幢宅院的厅堂都设置了供奉祖先牌位的“公阁”。

  如今,园子还在博鳌,如果你去探听,它会把那些故事,一一说与你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0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