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听琼海潭门老船长的故事:不到三沙不回头[图]

移动版    时间:2016-01-11 03:51

听琼海潭门老船长的故事:不到三沙不回头[图]

苏承芬手抄的《更路簿》

听琼海潭门老船长的故事:不到三沙不回头[图]

潭门渔港蔚为壮观的渔船,静静诉说着这里勇敢渔民的闯海故事

这是海南东部的一个滨海小镇——潭门镇,与毗邻的另一个小镇博鳌并称琼北两大“明星小镇”。

这里依然遍地都是船长——那种真正的船长:能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而不是像今天那些衣冠楚楚、依靠GPS和自动罗盘行船的船长。

潭门渔民就这样世世代代犁波耕海,以大浪船下过的豪情,以拓荒者的气概,绕过暗礁,战胜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扬帆万里长堤。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翻开发黄的本子,眼前突现海水茫茫,耳边骤响涛声阵阵。

行走在潭门镇,街边老爸茶店里,往往能看到在南海上漂了近两三个月的船老大们,悠哉地一边喝茶,一边和熟络的人们分享着南海里的那些故事。

79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传的《更路簿》,把浩瀚的南海装进了一本小小的册子里,把潭门厚重的历史浓缩在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上。从13岁开木帆船,到69岁上岸,苏承芬的足迹遍及三沙的三塘(蓬勃礁)、白峙仔(盘石峙)、双峙(双子峙),数十次到黄岩岛捕捞。

苏承芬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的代表性传承人,只凭一个航海罗盘和一本手抄的《更路簿》,在南海闯荡50余年,从未发生过迷航。在简陋的帆船时代,没有现在的导航定位系统,渔民们如何辨别方向和海流的呢?据《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上记载的潭门船长彭正楷回忆:“在海中测验水流正常与否,是用炉灰捏成饭团一样,抛入水中,看其溶解程度如何,如果炉灰团只溶解一点点就沉下去,则水流正常。若炉灰团很快溶解或被冲走,则水流不正常。此时,就要从中窥测水流方向。”

游客们七嘴八舌地发问:“潭门的渔民就是以打鱼为生?”渔民们坦然回答:“我们是不打鱼的渔夫。”原来,在中国,不管山东、浙江、福建,还是广东或海南其他地方,所有渔民都是在船上捕鱼、在水面劳作。只有潭门镇的渔民是到三沙的珊瑚礁中潜水作业,捕捞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海珍品。哪里有珊瑚礁,他们就奔向哪里。每年冬季11月—12月,东北风起,潭门渔民们便驾船南下,去往南海作业,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西南风起,渔船就会满载而归。

坐在自家的贝类工艺品店里,老板何世轩悠闲自在。若不是脸上刀刻般的皱纹,谁也想不到他也是深耕南海几十年的老渔民。在好政策的引导下,何世轩把家里的木船全部淘汰,更新为4艘500吨位的钢船,准备雇佣船队出海,一家人在潭门照顾工艺品店和海鲜酒楼的生意。在何世轩的故事里,大海并不总是为渔民馈赠希望与收获,还有那滔天巨浪、狂风怒号。

“哪一个潭门渔民,没有经历过九死一生?”何世轩说,在潭门镇上教村,一座纪念亭面朝大海肃立。“卢业凤、卢业梓、王德盛……”30名遇难渔民的名字沉甸甸地刻在纪念亭的壁上。那是1975年1月27日,他们在西沙作业时,突遇台风,不幸全船覆灭。这在潭门不是唯一的纪录。1934年,18名出海渔民海上失踪;1950年代,西沙中建岛一场台风中,15名渔民遇难……

“我们‘做海’的人啊,有句话叫‘不死就有’。”何世轩如此感慨,一句“不死就有”流露出多少的冒险精神。

这样的磨难并不能吓退耕海者,他们依然面带笑容,行走在蔚蓝的国土上。

“这么多年来,在我南海领土作业的潭门渔民,从没有一人在外国军警的威逼利诱下,承认非法入境捕鱼。”潭门镇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的话,让人对这个群体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目前,潭门镇在远海作业的渔船有170多艘,在册渔民5000多人,从事渔业相关产业1.9万人。帆船已经走进历史,但是潭门的帆船船长们,正用自己鲜活的经历向我们描述着过往的风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1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