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南空气优良率100% 海口年底前公布PM2.5数据

移动版    时间:2016-01-13 08:08

  2011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南海网海口6月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南海网记者今天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即将发布的2011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了解到,去年海南的环境质量总体优良,特别是大气环境继续领跑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而生活污水依然是全省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

  据监测,海南去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6.7%监测日为国家一级,而东部和中部则365天空气质量均为一级。在对空气质量指标的比对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对局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

  全省所有监测城市(镇)的空气质量均优于国家居住区要求的二级标准,绝大多数监测城市(镇)的空气质量甚至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质量要求的国家一级水平。仅海口市区、三亚市区、东方八所镇和石碌镇分别有28.5%、1.9%、9.6%和11.5%的监测日空气质量为二级。

  此外,省内的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铜鼓岭等6个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负离子浓度均超过2100个/立方厘米,大于世卫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上限1500个/立方厘米。

  水环境:生活污水是最大污染源

  据公报显示,2011年,海南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33947.69万吨,与2010年比较,废水排放总量减少7.5%。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7235.37万吨,占80.2%,依然是全省最大的水污染来源。

  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优良。包括南渡江、万泉河及昌化江等省内主要河系在内的89.7%的监测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劣于3类水质的河段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的局部河段,主要是受农业及农村面源、城市(镇)生活污水影响。

  全省湖库水质总体优良。开展监测的18座大中型主要湖库中,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牛路岭水库等15个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占监测湖库总数的83.3%,其余湖库呈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而根据对全省18个市县的24个重点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监测,绝大部分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仅文昌深田水库、临高文澜江多莲取水段个别月份呈现4类水质。

  此外,全岛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88.9%和92.5%的功能区测水点,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管理目标要求,水质总体优良。

  相关新闻:

  海口年底前实施PM2.5监测数据公布 三亚明年实施

  南海网海口6月4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南海网记者4日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获悉,海口市将在今年底之前实施PM2.5监测数据的公布,三亚市将在2013年底前实施,全省所有市县公布PM2.5则在2015年之前实现。

  据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介绍,国家对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数据发布制定了三步走策略,即省会城市在2012年底之前执行PM2.5监测数据公布,环保重点城市在2013年底前执行PM2.5监测数据公布,所有城市则将在2015年底前全部执行PM2.5监测数据的定期公布。

  依此,海口作为省会城市,PM2.5值的公布期限正是今年底之前,而三亚作为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则定于明年底之前开始执行PM2.5值的公布。省环科院院长表示,为了做到PM2.5等空气质量指标的全面科学监测,海南将在全省城镇、重点景区和工业区进行监测布点。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海口市便已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26个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城市之一,也是海南省惟一试点监测城市。当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对一氧化碳、臭氧、PM2.5正式开始监测。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毛东利向记者表示,海南作为一个生态岛和旅游岛,将通过贯彻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来突显海南的优质环境,并且有可能在成熟的监测基础上推出海南标准,以彰显海南的环境实力。

  阅读延伸:PM2.5是什么

  PM2.5究竟是个啥?在我国,通常把PM2.5称为“细粒子”。

  PM是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颗粒物按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分,主要可分成TSP(总悬浮颗粒)、PM10、PM2.5三类。PM10指的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可吸入颗粒物;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10、PM2.5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持续漂浮,一方面可被人吸入,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大气的能见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2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