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看病娶亲难 琼海“世外桃源”盼修出村公路
【原标题】琼海会山棉头村村民盼修一条出村公路,让村民方便出村
山里人的梦不能被一汪水阻断
棉头村村民出村人车都得坐船。
琼海会山镇嘉略村委会棉头五组,依靠雷公岭山,傍着万泉河上游的万泉湖,至今依然是景色原始、发展缓慢的原始苗寨,俨然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走进这个村子才知道,由于不通公路,村民们想要“出山”到村外,需摆渡近半个小时,而这成了村子发展的症结,也是大伙儿最头痛的事儿。
世外桃源
棉头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棉头村的神秘,源于它的位置。
9月8日,南国都市报记者驱车行了三十多公里的盘山路,才到达了棉头村依傍的万泉湖旁。只见林立山头环抱着的万泉湖,波光潋滟,白雾缭绕,仿若置身于仙境。
经过打听记者得知,这一处美丽的风光,是进入棉头村的必经之路,到棉头村还需坐船绕行20多分钟才可以抵达。
带着好奇的心情,记者搭乘了村民的一趟顺风船,一路沿河而上。不时有船对向驶来,村民互相点头、招手示意。大约半小时后,一个散放着房屋建筑沙袋的陡坡出现在眼前,前面停着几艘小渔船,在整片自然绿色风光中,显得有些突兀。村民说,这就是抵达棉头村的“码头”。
下了船,记者只看到两座山间流淌着清泉,一条1米多宽的水泥小径,沿着陡坡蜿蜒向上,进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中。
村子在哪里?在村民的带领下,一路走来,记者才终于揭开了棉头村神秘的面纱。吃力地攀爬着这条水泥小径,进入森林后,记者才看到稀疏的几间瓦房,参差排列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穿插在林立的树木中。继续往里面走,更加密集的房屋和来往的村民,才显出一个村庄该有的风貌。
而头戴苗族黎锦风情头帽的阿婆,架着一副眼镜,低头认真织布的画面,让棉头村的风光更加原始秀丽,独具特色。
“这一幅一尺见方的方布头帽,配上我们传统的手工黎苗风情绣工,可以卖到300元,老外最喜欢了。”阿婆介绍说,因为棉头村地理位置隐秘,还吸引了一些游客前来村里观赏,而这些具有海南地域风情的手工作品成了游客首选的纪念佳品。
靠船出行
孩子上学一周回一次家
村民说,万泉湖在带给村子这独特一面的同时,也造就了出行难的问题。
9月8日16时30分许,记者在万泉湖的码头恰好见到了棉头村村长坟秀军,他刚从村里摆渡至这里,准备送4岁的儿子到琼海市东平镇上的东平中心幼儿园上学。
在他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村民每天停放摆渡船只的码头。只见9艘大小不等的渔船排在岸边,这些渔船都是靠一个插在岸上泥土中的钢筋条拴住,久而久之,村民从这个码头走出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小径。
原来,由于村里没有学校,村里30多个适龄上学的孩子,需要到琼海的东平镇和会山镇就读幼儿园、小学和初高中。但因为村里到村外不通公路,而村民们日常还要挣钱养家,棉头村的孩子们一周只能回家一次。
“别看我儿子才4岁,但是没有路的条件,我们也只能放任这么小的孩子从小一个人在外学习和生活。”坟秀军无奈地说。“回不来,没有路。”问到在外是否想家时,坟秀军4岁的儿子吐出这几个字。
刚把摩托车从渔船上运下来的邓先生,骑着车准备将7岁的女儿送到会山中心小学。见到记者采访大吐苦水。原来,因公路不通,棉头村村民不仅要隔一周才能见到孩子,而且每周周五下午两三点便要从村里摆渡出村,到镇上接孩子回到村里。每周日下午再摆渡摩托车和孩子出村,送到学校,同时购置米面、油等一些生活日常用品回村。
险象环生
风雨中人车或掉水中
村民介绍,棉头村村民创收途径主要靠种植槟榔、橡胶等,个别村民还会出外打工,而这些都要靠搭船才能实现。
在盘政海等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从万泉湖码头一路进村途中,两侧山体都种植着槟榔等农作物,日常耕作村民都要靠船摆渡到目的地。不少村民还在途中开发了“副业”,在水面设置渔网,晚上6点多驾船返家时,顺便打一网鱼。
尽管每天如此重复,驾轻就熟,但近2年偶有发生人、车甚至船,被万泉河吞没的情况。
村民介绍,因为从村里摆渡至万泉湖码头后,到会山镇还要走3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因此,村民几乎每家都攒钱买了摩托车。每次出村,村民要把摩托车也一起用船运出村。但是,遇到大风或大雨天气,很多小渔船便经不起折腾,偶有发生翻船、或车掉水中的情况。
今年5月,摆渡小渔船载着摩托车回村的坟万雄,险些被一股大风掀翻了船,而放在船头的摩托车失去重心掉入水中,令他十分郁闷。“手机和一些现金都放在摩托车上,一起都掉入了河中。”坟万雄只能庆幸人没事。
村民小钟说,前几年村里条件差,让孩子上学的意识不强,村里船不多,每次摆渡,一艘船上都要载着8、9辆摩托车,还要挤坐着20多大人小孩,非常危险。近两年,多数村民拼拼借借地购买了渔船,价钱两万到3万多不等。每当遇到台风来临,为了守护渔船,全村都彻夜难眠。“船放在码头,曾发生被台风刮沉,找不到的情况,这船可是一家近一年的收入买的。”小钟说。
没路出村
村民看病盖房娶亲都难
不通公路,让棉头村村民感觉生活越来越吃力。“路通财通,我们村才能发展起来,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好。”坟秀军说,就是因为棉头村路不通,发展不起来,牵连影响了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让村民无奈的是,每当村里老人或者孩子突发一些小病,比如发高烧等,如赶到晚上或特殊天气,他们只能让病人忍着,等到条件允许时,才能把人送到镇上治病。
在一座低矮的木屋旁,村民邓道养家正兴建新房,刚刚打好地基。但盖房对棉头村村民来说,是个大工程,要全靠寨里人的帮助才能建起来。“钢筋水泥门框需要六个人才能扛起来,重达一百斤的石灰也至少需要两个人抬。”邓道养家建房的这半年来,所有的建筑材料,全都是在村民的帮助下,靠着肩挑人扛,一步步运回村里的。
“我当时盖房子光从村外雇人帮搬运到船上,再由大伙儿帮着从码头运到家里,2万多块砖,一担担挑,我弄了2年多。”村民老盘说,公路不通,不仅影响了大家日常生活需要,连卖槟榔、橡胶等的价格都要比市场收购价低一些。原来,因为进村要靠船,需要工人搬运等额外费用消耗,棉头村村民不得不降低自村农作物的价格,吸引留住买家。
“比如,槟榔在村外收购价是每斤1.5元,我们村就只要1.2或1.3元,让出人家正常收购多消耗的工费。”老盘介绍。
因为交通不便,村里发展不起来,还直接影响到了村里年轻小伙儿的婚姻大事。
村民小钟介绍,前几年,棉头村的盘雪珍读到了大专,成了村里至今唯一的一名大学生。还有外出打工的村民,这一切都让村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了,送孩子去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了棉头村35户近200村民共同的目标。
然而,正是因为眼界不断地开拓,让棉头村的姑娘们更愿意嫁到村外,而出去的棉头村小伙儿想娶个姑娘回村也成了一大难事。“4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一个,30多岁还单身的有5、6个吧,20多岁的小伙儿更多。”小钟说,之前村里男人19、20岁就能讨到媳妇,现在村里的适龄姑娘都在村外发展,村外的姑娘嫌棉头村路不通,不愿意嫁过来。
盼修公路
会山镇政府尚在筹措资金
“真想有条路,让孩子上学看病都方便。”在村里采访,几乎每位棉头村村民最终都会如实感慨。
- “经济第一大(2025-01-21)
- 文耀中华 | 高擎旗帜(2025-01-21)
- 陕西省侨界代表人士研修班开班(2024-11-14)
- 【天籁限时优惠 目前14.78万元起售】北京海润嘉(2024-11-04)
- 软科发布中国大学排名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位列陕西民办(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