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保健品市

移动版    时间:2016-01-26 03:39

日前,重庆涪陵区捣毁了一个涉及全国12省市、以电话诈骗方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涉案金额650万元的特大犯罪网络……重庆市在为期两个月的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处66件违法违规销售保健食品案件。其中,通过租用宾馆“会议营销”和非法集会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最多,老年人成为虚假违法保健品销售的最大受害者。

“陷阱”防不胜防

“我爷爷每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工资,全部买了保健品!”家住重庆沙坪坝的市民王娴近日对记者说,她爷爷有高血压,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年轻小妹妹三天两头登门推销,“如果你隔一两个月没有买那些东西,她们就会提着色拉油、米等上门来看望,比我们这些孙女还想得周到。”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家住北碚区的黄大爷,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外出。黄大爷诡异的行踪让家人十分疑惑。后来才知道,黄大爷是前往某健康体验店内听“讲座”,并瞒着家人花2400元买回15盒“松花粉片”。

两位老人对保健品的痴迷,反映的正是当前保健品市场的旺盛与混乱。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同样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据了解,大肆推销“三无”保健品、对正规保健品进行子虚乌有宣传等坑蒙消费者的现象,在保健品市场上层出不穷。尤其是养老保健品领域,乱象丛生。而针对老年人,不法商人有着特殊的销售“技巧”——听课有奖、免费旅游、回收药品、免费体检、家访送礼等。一旦确立起联系,受过专门训练的销售人员便利用老人比较孤独或者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先以关心换取对方信任,再通过“体检有问题”忽悠老年人,然后夸大宣传、刻意推销,最终完成产品销售。由于骗术环环相扣,还有多个步骤铺垫,很多老人都招架不住而落入“陷阱”。

信息不透明是根源

有业内人士坦言,保健行业乱象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前无法获知其质量信息;在购买产品并使用后,短期内无法判定其效果。因而,消费者很容易被虚假宣传和强调的疗效所误导。

此前,重庆市查处的假保健品“延臻青胎盘素”,宣称可以让人青春永驻、返老还童、提高免疫力、恢复生理功能等,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逆转衰老的物质,产品热销国内外。后经忠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延臻青胎盘素”没有国家批准文号,其中“延臻青紫和真青胶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涉嫌盗用;“延臻青驻颜健体胶囊”所标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则查无记录,涉嫌造假。然而,消费者对保健品功效宣传、批准文号的相关信息根本无从辨明真伪。最终,这款虚假保健品便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可网上验真伪

重阳节将至,重庆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须谨慎。保健品只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和特定的保健功能,不具备治疗作用,保健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不应宣传或暗示疗效。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对于推销时夸大其词、宣传“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要谨慎。保健品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数据查询”栏目验明真伪。

如果发现问题,消费者应及时向工商和食药监部门投诉,避免商家人去楼空而无从查找。   本报综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2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