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陈彝谦热心公益事业 曾就“客匪”之事上书张之洞

移动版    时间:2016-02-02 08:26

 

陈彝谦热心公益事业 曾就“客匪”之事上书张之洞

 陈彝谦当年在庄园里修建的瞭望塔,很像一座炮楼。 谢淑芬 摄

 身为陈彝谦的嫡系五世孙,陈显昌告诉记者:高祖30岁上京当官,8年后回乡,在村后的火山岩坡地上开荒3000多亩,种植山茶(可榨取山柚油)、椰子和松树,还在园地砌起了一座瞭望塔。该塔约有10米之高,登临其上,可以环顾四周,顶层设有石凳石桌,可供守望者用膳喝茶。

 可惜天不假年,种植大业尚未成功,陈彝谦就病故了,享年仅42岁。

 陈彝谦与他父亲陈毓桂一样,也热心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甚至因为澄迈民众屡屡遭受“客匪”掳掠而禀报广东当局,并得到张之洞的回音。

 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的《澄迈县志》记载,光绪年间,他就在儒安村附近的安仁墟(今美安墟)创立“鹊峰书院”,由于那里处于琼山和澄迈的交界地,陈彝谦带头邀集两县的士绅、耆老共同捐资兴建。书院设正室讲堂一间三眼,大门一间三眼;左右廊各一间,每间三眼;讲堂之右,夹耳一眼为厨房;大门之左,夹耳一间三眼,作为守院者日常起居之用。“外有照壁一座、敬字亭一座,地势宽阔清爽,无嚣尘湫隘,士子读书讲学最为得宜。”

 “鹊峰书院”距琼州府城50里,离澄迈县城(今老城)30里,现已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美安小学。

 清末,天下并不太平,海南也一样,澄迈一带尤甚。陈彝谦曾就“客匪”为害一方之事上书两广总督张之洞。他的上报书信暂时查找不到,却可以从张之洞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二日(1888年7月10日)批复的电文,知道其禀报的大致内容——

 “批澄迈绅士陈彝谦等禀陈琼民疾苦:琼属民受客害已非一日。前两年澄迈金江一带数百里杀掠惨毒,神人共愤,本部堂久已深悉,曾经详晰奏阅,斩凶渠悍党不少,目前已饬琼州道、府,将善后事宜妥为斟酌,认真筹办。本部堂为民兴利除害,一秉至公至平之理,毫无偏倚。琼民疾苦,刻刻在念,大要总以去莠安良为公,以抑强扶弱为平。此后客村中如敢再有梗顽滋事之匪徒,定严拿重办,使悍党不敢横行,然后土、客可相安无事。断不肯纵匪殃民,亦不因委员更换,遂至因噎废食也。”

 诚如张之洞在电报中所说,参考古代海南各种地方志的记载,琼州民众受“客匪”危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澄迈县为例,从道光至光绪年间,“客匪”就多次劫掠村庄,杀人放火,其中一次从道光十七年持续到二十二年(1837—1842)才平息,时间最长,事后知县黄鹏奋干脆请旨,“谕禁异服、异言之人,不准居住为生”。

 而“客匪”扰乱社会治安范围最广的当属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正如张之洞电文中提到的“澄迈金江一带数百里杀掠惨毒”。

 由此,陈彝谦希冀家乡长治久安的赤子情怀可想而知,张之洞对待匪患的强硬态度和手段也可以想见。

 陈彝谦谢世和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之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有300余名“客匪”倡乱澄迈,最终是靠民间力量平息,而非官府行为。

 想想彼时的中国外忧内患,清政府无暇自顾,鞭长莫及的海南岛哪里又掌控得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3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