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万泉河上 琼海全力恢复灾后生产见闻
专题:凝集力量 风雨共济 南海网全程关注罕见洪灾
太阳照在万泉河上
——琼海全力恢复灾后生产见闻
本报记者吴清雄吴棉范南虹胡续发
10月26日,琼海市长坡镇青葛村养殖户们正忙着捕捞石斑鱼,边转移边销售。本报记者 王凯 特约记者 王仪 摄太阳又升起在万泉河上。你知道吗?那十多个日日夜夜,曾经是那么柔弱的河水接连暴怒;很难想象,那滋润万物的雨水竟然如此肆虐。暴雨和洪水让琼州痛楚,也让琼海人多了一分醒悟。他们在奋起救灾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他们不仅要未雨绸缪,还要筹划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规划、更强的管理,借水灾之机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来一次大提升。用琼海市委书记祝春荣的话说,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农业设施:行洪排水谋划长远今天上午10时许,琼海市塔洋镇文岭水库加尔渡槽出口段,15辆拖拉机、一辆推土机正忙着运土、推土。文岭水库管理处两位副主任宋统胜、曹里炳共同在工地上监工。“加尔渡槽出口段有150米被冲毁了,上级要求重修时,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工程。”宋统胜蹲在地上,拿起一把土方工程的土料:“你看看,填土的土料都和过去不一样,以前是沙土,现在是砂砾土。”宋统胜说,沙土大水一来就容易冲走,而砂砾土却能抗水冲抗水泡。
曹里炳告诉记者,加尔渡槽灌溉琼海塔洋、上土甬、福田等村镇的1800亩土地,是修于1970年的老水利工程。这次洪灾后,省、市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计划拿出39万元,在加尔渡槽出口处建一个高质量的明渠,将渡槽的水引向农田。“水渠硬化,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每隔25米,留2毫米伸缩缝,比原来的水渠不知好了多少倍。”宋统胜说,到11月初,渡槽出口段的重建工程就能完工投入使用。
琼海市水务局局长梁昌卫介绍,两次强降雨对琼海水利设施工程破坏很大,水库、水渠、涵洞、水源地等,有4300多处损坏,其中小型水库由于基础设施差,受灾最严重。琼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灾后水利工程重建要立足长远,高标准建设,并为此拨付了1700万元。“重建工作完成后,全市水库的行洪排洪将畅通无阻。”
琼海农田基本建设重建也是高标准的,水毁修复工程按照2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对农田排沟设计断面小、排水闸口小的设施,都要改装加大;排沟上涵管式的桥梁不利于行洪,此次全部改为板桥式的桥梁,排沟也将采取U型槽或沉箱等形式,全部加以硬化。
灾后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标准重建,为该市农业恢复生产提供了信心和基础。
危房改造:防震防洪放眼长远25日下午,琼海市塔洋镇福寨村委会甘露村小组。1960年的全国劳模陈月菊阿婆站在自家新房地基前,凝视着施工人员将一根根拇指粗的钢筋固定好。明天根基浇灌混凝土,新年前她就可以住进期盼多少年的新房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农村新房。”塔洋镇委负责人说,新房占地90平方米,两室一厅,从之前的房屋设计、施工预算到之后的工程验收,都是经规划建设专家和部门审核通过的。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工艺也是现今最新的,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
阿婆原来的3间瓦房建于1973年那场大台风后,风雨飘摇中一家几口在里面住了近40年。10月5日洪水猛涨,阿婆家的瓦房经不住多日浸泡,地基松动,房梁断裂。一时间,阿婆愁眉紧锁,只能借住邻居家,“没了房子,日子怎么过啊!”
阿婆是琼海市第一个倒塌房屋重建的人家,市里将对她补助3.6万元,这个补助标准在全省最高。目前,一家企业对口援建阿婆新房,市里的补助金暂时由企业垫付。
“做梦都没想到,旧房子倒了,新房子马上就盖,而且还能防震。下次大水来了,再也不怕倒啦。”阿婆笑得合不拢嘴。
琼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符宣朝告诉记者,“危房改造一定要放眼长远,做好规划建设,提升群众的住房质量。”前期统计琼海共有倒塌住房784间,按照每间1.2万元的补助标准,940.8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到位。后续全面核查倒塌房屋工作正在进行,待核查完后,将根据每户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好每一座新房。
- 北京市举行2024年驻华使节招待会(2024-11-23)
-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促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2024-11-13)
- 【图】今天翻我们集团通讯录真笑死我了,有图,亮点自(2024-11-12)
- 西北高校表演专业教育联盟暨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2024-11-02)
- 略钢煤气发电存储罐项目开工(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