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总理表态:经济要稳市场要活 房地产需求要鼓励

移动版    时间:2016-02-05 08:47

促需求、去库存、因地制宜,改善性需求受益

“对于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中指点评

现行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因时,灵活调整。作为2015年保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主要任务是推动整体行业平稳发展,保持市场稳定。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次总理也再次提出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要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中央对房地产的长期看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成市场向好发展。

分类指导、因城施策仍是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指导思想。中央可能更多出台指导性意见,将主要精力放在托底民生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地方政府自主权将不断扩大,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在当前市场库存仍然高企的局面下,包括一线城市在内尚未放开或完全放开限购的城市,有望在2015年陆续完善与调整相关政策,刺激市场去化。而减免交易税费、财政补贴等地方调整方式,或将成为部分地方政府据当地市场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的重要手段。

托底民生,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中指点评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再三强调的关注重点。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就强调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将更多的集中为低收入群体的房地产民生保障领域发挥作用,实现住有所居。此次总理也指出住房更是民生问题,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2015年中央将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关于棚改目标两会时就表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总理在记者会上也强调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

在执行层面,保障性住房资金多来源保障机制今年屡次重申。两会报告提出“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与“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此,中央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保障房力度,通过国开行向棚改项目继续输血;另一方面,将大力开拓社会资金渠道,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已逐步推开,相信今年将有更多地方政策跟进。

新常态下要做活“稳增长”与“调结构”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

中指点评

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仍有强刺激政策可回旋。总理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保持区间调控弹性。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定为7%。总理提出,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庞大,7%的增长仍是较大的规模。只要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为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中央已经可以容忍结构调整中的较低经济增速,在区间调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总理还提出,若经济增速及其影响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并强调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当前政府仍将采取多种手段“微刺激”经济发展,强调要靠强改革而不是强刺激。但在经济放缓并影响就业收入等的情况下,不排除采取强刺激政策提升经济发展的可能。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可能更宽松灵活以应对经济调整,调控范围也可能进一步扩大。

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平稳发展,推进长效机制建立健全。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稳增长、调结构是2015年的主要目标。总理记者会再次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中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主动适应并且引领新常态。2015年宏观工作目标中GDP增长率为7%。完成这一目标,要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这不仅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需要创新动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另外,2014年长效机制顶层设计逐步完善,2015年以不动产登记、土地流转、户籍改革为主的长效机制将不断细化落实。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也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改革

“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本身也表明在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而且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就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较高,拨备覆盖面也较广。……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也可以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对这种‘被通缩’的问题,我们有应对,也有进一步的准备。”

中指点评

积极应对“通缩”压力,防范金融风险。2015年中央的经济目标已在两会明确:GDP增长预期目标7%左右、CPI涨幅3%左右。当前1-2月,经济开局不佳,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通缩仍为2015年经济主要风险。中央表示要在中性范围内灵活调整以应对经济变化,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金融环境。央行也指出CPI、PPI等价格指标走势值得密切关注,将随时采取行动调动流动性。中央较为宽松的政策态度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宽松化调整,房地产业将继2009年后再度步入更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仍是金融改革的要点。把控风险、把握尺度,加强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管控,也是其中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3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