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琼海特色风情小镇相继建成 农旅融合让农民就地就业

移动版    时间:2016-02-10 03:42

  琼海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乡村,建起一批乡村客栈、汽车营地、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家庭农庄等。图为潭门风情小镇的一家“渔家乐”。

  -本报记者 苏庆明 特约记者 王仪

  一个个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琼海1700多平方公里的美丽田园之上;一个个农业公园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一条条散发着热带风情的绿道将城市、小镇和村庄连成一体。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乡村文化高度融合。

  2013年,是琼海市全面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年。在“三不一就”(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总体原则下,经过短短一年的实践,琼海已经成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典范,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肯定。他们发现,城镇化带来的不仅是更加美丽的家园,还有更加良好的生活品质。

  风情小镇相继建成

  古色古香的青砖白瓦,传统风格的骑楼建筑,民俗特色的雕梁画栋……潭门“南海风情小镇”、博鳌“天堂小镇”、中原“南洋风情小镇”等一批格调清新、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的建成,是2013年琼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也是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为什么选择打造风情小镇?这源于“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发展战略,以及“三不一就”的城镇化原则。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介绍,“城镇化”强调生产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就地”强调利用当地原有资源,二者都要配合“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因此,就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既现代又乡土色彩突出的风情小镇就被定为了琼海城镇化建设的支点和平台。

  2013年初,琼海市委把潭门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示范点来抓,完善了潭门镇的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码头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同时,用明亮的色彩和传统渔业元素对镇墟立面进行改造。短短的3个月时间,一个风情浓郁、明亮光鲜的“南海风情小镇”初具模样。

  潭门成功的示范效应迅速得到推广,其他各镇也以各自的文化资源为灵魂,规划建设不同风格的风情小镇。如今,走在中原镇的大街上,满眼是色彩靓丽的骑楼风情建筑、精致的雕花立柱、风格怀旧的街灯,无不凸显出浓郁的、色调明快的南洋浪漫风情。在塔洋镇和万泉镇,青色的砖瓦屋檐、精致的花格挑檐雕琢出的风格统一的仿古建筑还原了古镇风貌,令人印象极其深刻。

  “就像住在图画里。”潭门镇改造完成后,居民李富香感慨道。“整个镇的文化品位都提升了。”万泉镇改造完成后,居民岑雪奎如此称赞。

  的确,基础设施从老旧简陋到崭新完备,建筑从单调枯涩变得风情浓郁,镇貌从呆板陈旧变得明亮光鲜,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打造出的风情小镇,既现代靓丽,又充分尊重老百姓的生活传统,赢得他们的掌声在情理之中。

  特色产业强力拉动

  “我5年前就开始卖贝类工艺品,当时镇上的工艺品店铺才有20家左右。风情小镇建设前,也才30多家。现在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店铺,太火爆了。”潭门的一家贝类工艺品店老板何子坤感叹。

  “城镇化的关键是产业的城镇化。只有做好产业,才能让琼海的新型城镇化有着充足的内驱力。”符宣朝介绍,琼海把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传统来打造特色产业,做出“一镇一产业”,作为建设风情小镇的一大要求。

  潭门镇在渔业风情小镇建设之前,主要是以海洋捕捞业为主。在风情小镇建设中,着力打造贝类加工产业,贝类工艺品商店从之前的35家发展到现在的310家,增长了9倍,占到镇墟铺面三分之二,工艺品商店纯收入由原来每月5000元左右增至现在的每月l0万元左右。镇墟铺面从原有的100多家迅速发展到456家,增长了3倍;镇墟商业销售额从之前的每月800万元左右增长到9000多万元,增加了10倍;铺面月租金从之前的500元左右猛涨到5000元以上,增加近10倍;新增从业人员总数达1.5万人,其中7000多名是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回流当地就业。

  城镇化助推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前景也进一步夯实了城镇化的基础。中原镇经过风情小镇改造后,铺面的租金增长了两倍。万泉镇在建设水乡风情小镇的过程中,吸引外来投资1亿多元,农民在镇上新建房屋50多间,投资近4000多万元。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形成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农旅融合就地就业

  在听说政府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时,博鳌镇美雅村的老莫曾经担心自家的房子要被拆掉。如今,他乐呵呵地在自家里办起了家庭小旅馆,每天接待着不同口音的游客,还入股农家乐当了股东。

  琼海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对于农村的改造,放弃了让农民“弃农进城”的方式,充分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本底,通过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村就地现代化。

  目前,在潭门、博鳌、塔洋、万泉等镇,通过风情小镇把周边的乡村、鱼塘、河道、槟榔园、椰子林等乡村元素串联起来,以琼海特色文化贯穿其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乡村。在这一过程中,村民们纷纷建起一批乡村客栈、汽车营地、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家庭农庄等,把潭门海鲜、粗粮小食、温泉鹅、嘉积鸭等乡土特色餐饮变成招徕游客的美食。

  农旅融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琼海现有休闲农业组织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22家,带动5000多位农民就业。2013年,琼海农民人均纯收入925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3元,同比增长13.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符宣朝介绍,2014年,琼海将继续坚持“三不一就”原则,按照以产兴镇、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要求,全面完成龙江等6个风情小镇建设,把博鳌、潭门等原有风情小镇做到极致。与此同时,把“国家农业公园”作为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深入推进龙寿洋、滨海、万泉河等三家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3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