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宝钢武钢两大项目获批准 民企质疑只批国有钢企

移动版    时间:2016-02-11 20:15

  如果你参加的是一场历经30余年的长跑,撞线的那一刻,会是怎样的心情?

  眼下,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就是这样一位“跑部钱进”的“运动员”。5月24日下午,刚刚走出国家发改委大门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手捧批文,深情一吻。湛江本地媒体的报道甚至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精确到了分钟:“5月24日17时08分,从国家发改委传来好消息:全市人民企盼已久的湛江钢铁项目经报请国务院原则同意之后,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

  与宝钢湛江项目同时获批的还有武钢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湛江作为钢铁基地,历经30余年考察论证。即便是从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湛江和防城港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算起,也已等待四年之久。期间,受金融危机影响,两大项目一度被发改委暂停核准。

  四年时间,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因产能严重过剩而屡遭诟病。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下上马两个千万吨级项目,究竟意味着什么?

  宝钢的新蓝图

  与市长毫不掩饰的激动相比,两大钢铁巨头虽然内心亢奋,但刻意掩饰。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告诉《中国企业家》,“现在需要的是低调。”据说,这也是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要求。

  宝钢湛江基地5月31日举行了开工仪式,邀请媒体的数量只有十几家,不在受邀之列的媒体一律被冷冷地拒绝。记者在湛江参加完开工仪式后,马不停蹄赶往防城港,当地发改委官员一脸警惕,“你们媒体是不是想把这事再搅黄啊!”

  低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产能过剩的阴影笼罩着中国钢铁行业。2011年,中国钢铁产业产能已近9亿吨,生产了7.3亿吨,卖出去的只有6.85亿吨。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现了21世纪以来的首次全行业亏损。在这个“非常时刻”,还要开工建设两个1000万吨级的钢铁基地,风险和压力陡然增大。媒体也广泛质疑国家发改委为何要在此时发放“通行证”。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面对经济越来越明显的下滑趋势,发改委是希望通过扩大投资“保增长”,而真正的产能释放要两三年后才见分晓。

  外宣上的低调,并不妨碍仪式现场的高调。近1000名来自北京部委、全国各地的嘉宾,受邀参加湛江基地开工仪式。广东省委书记、省长亦亲临现场。从湛江市区到东海岛钢铁基地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庆贺条幅,路边也遍插彩旗标语。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宝钢湛江公司总经理赵周礼表示,筹备多年的湛江基地终于获准建设,想到这些他感慨万千。

  湛江作为钢铁基地的考虑,最早始于冶金部1978年在广东省的布点规划。即便从1992年宝钢等企业到湛江东海岛考察基地算起,时间也已过去20年。后来到1998年,宝钢因为海水淡化成本过高等原因,放弃了在东海岛的发展计划。据称当时有湛江的大学生得知老家即将建设钢铁基地,放弃了在外地的工作机会,回到湛江。没想到的是,湛江钢铁基地的建设一波三折,直到第五次上报,才终获核准。

  2003年,广东韶钢集团希望能在东海岛开辟新的阵地。当时,韶钢集团与湛江市政府达成协议,计划在东海岛兴建300万吨的钢铁产能。接着又提升为500万吨。之后韶钢集团派驻到东海岛200余人,并开展了三通一平工作。

  但资金瓶颈问题随之显现。该项目需要用200亿到300亿元才能完成建设,规模有限的韶钢集团力不从心。当时,韶钢集团希望与粤海集团共同出资建设,以解决资金问题。但从事贸易的粤海集团与规模偏小的韶钢集团的结合,没能让广东省政府下决心予以支持。

  2004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引进宝钢集团这家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整合省内的韶钢集团和广钢集团,接手湛江钢铁基地建设。2006年,宝钢集团、韶钢集团与湛江市政府签约,决定成立合资公司运作该项目。

  到了2011年,湛江基地改为由宝钢集团独资建设,韶钢集团则由广东省政府划拨给宝钢集团成为一级子公司。

  宝钢集团看中湛江有两点原因,一是原料供应之便。从巴西进口铁矿石,30万吨的货轮可直接停靠湛江东海岛新港,每吨矿石运费比宝钢现在经洋山港接驳到长江吴淞口码头要少8美元,仅此一项,每年节约的航运费用就约10亿元人民币。

  二是贴近市场。广东省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年钢材消耗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60%要从外省购入,本地的韶钢、广钢无法满足当地需求。而且坐镇湛江,还可以出口东南亚国家。

  上海紧张的用地环境和城市发展的要求,也让宝钢集团思索新的发展空间。此前,因为世博会,宝钢位于浦东的浦钢即进行了搬迁。到广东沿海建设基地,是宝钢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

  按照规划,宝钢湛江基地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总投资为696.8亿元。同时预留二期发展空间。主要生产的品种有热轧薄板、热轧高强度板、普冷板、热镀锌、热镀铝锌,面向汽车、家电、机械、建筑、造船、集装箱、铁道、石化等行业。产品定位体现低成本、精品化。

  宝钢集团副总经理赵昆表示,湛江基地建设,将会把宝钢30年来积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大批专利和技术诀窍进行系统集成和再创新。宝钢还将在湛江基地投入80亿资金和116项先进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实现国内领先的吨钢综合能耗575千克标煤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世界效率最高的绿色碳钢薄板生产基地。

  至于曾让宝钢一度却步的淡水供应问题,当地政府计划建设鉴江供水枢纽工程,通过地下水管从几十公里外吴川境内的鉴江引水上岛,建成后每年可供水2.8亿立方米,以满足钢铁基地的淡水需求。

  武钢的生命线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北重南轻”,长江流域以北的产能占到中国钢铁产能的85%,而作为经济重地的长江流域以南钢铁产能只占中国的15%,消耗量却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北钢南运,浪费了大量物流成本。从原料供应看,中国钢厂所需的铁矿石67%要从海外进口。因此,到南方、到沿海发展布局,成为近几年中国钢铁业发展布局的基调。

  而同为南方临海钢铁基地,防城港项目对于铁矿石近80%依赖进口的武钢意义更为重大。难怪其总经理邓崎琳将之视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发展工程”。

  武钢地处中部腹地,环境制约很大,每年其为武汉青山区的环保投入近20亿元。加上武汉整块大面积的土地稀少,武钢在武汉的投资成本很高。而到广西防城港建厂,土地成本较低,铁矿石到岸价更低,还可以开拓西南市场。

  2002年起,武钢即开启到沿海发展的梦想。2005年,武钢在防城港开始土地和环评等准备工作。

  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为639.9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此外还预留了2000万吨发展空间,总规划产能3000万吨。目前武钢集团旗下钢铁企业的产能为4000万吨,防城港基地如果建成,几乎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武钢。经济落后的广西,更是对此项目寄予厚望,将其列为一号工程。

  在中国钢铁业版图上,武钢一直希望成为“中西南地区霸主”。2005年提出中西南战略的时候,西南地区的钢铁需求量每年近6000万吨,而彼时西南地区的钢铁企业产能只有几百万吨。到2010年,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阳等西南地区年钢材消费量达到6280万吨,而这一地区目前钢材年产量仍不足260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

  但随着之前对湖北鄂钢、云南昆钢和广西柳钢收购参股完成,想要再上一层楼,可以收购整合的对象已经很少。自建防城港新基地,是武钢赢得新的规模优势的重要选择。

  降低物流成本曾是武钢集团到防城港发展的首要考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2005年之后,通过在防城港建设基地,提升集团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的观点在武钢内部逐渐占据上风。目前,虽然中国的钢铁企业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际巨头新日铁和蒂森克虏伯,但技术水平、单位耗能等方面与这些巨头相比仍存差距。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4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