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媒体:应当有承认泡沫式空城的勇气

移动版    时间:2016-02-23 03:01

    社评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9月3日《人民日报》)

“白天不见人,晚上不亮灯”。中国房地产开发中的泡沫现象,终于从坊间热议坐实为权威定论。换言之,我们终于不再讳言“空城现象”了。前不久,某财经媒体对鄂尔多斯的空城曝光后,又对江苏常州、湖北十堰等地出现的“鬼城”、“睡城”调查发现,房地产市场泡沫大有从一线城市向内地三线城市和小县城蔓延之势。随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证实了城市建设“贪大求全”之风,调查结果显示,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

承认泡沫式“空城”,一方面,这是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的现实,讳疾忌医只会自受其害。根据IMF测算,我国人均收入尚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纽约和伦敦。如果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不仅会因巨额不良贷款而损害金融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会对实体经济和国家财政造成破坏性冲击。

另一方面,空置率与投资热情形成中国式地产悖论。此前有报道称,中国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据此,可以推算出中国住房空置率至少超过30%。与此同时,胡润研究院《2013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64%的中国富豪表示将房地产作为投资首选,这一比例已连续四年超过60%。悖论的背后,意味着调控“空城”的巨大难度。

承认“空城”,天不会塌下来。更大的价值在于三个层面:一是警醒房地产行业不能盲目突飞猛进。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半年十大标杆房企国内外融资额超过459.6亿元,同比增长75.6%,已经超过了2012年的总和;近期房地产企业股权再融资放开,也被业内解读为房企融资环境转暖。如果地产增速继续远远地甩开了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迟早要有人为崩盘的利润链埋单。

二是提醒我们究竟要不要早点刺破地产泡沫。以温州为例,2012年温州房价大跳水,部分楼盘降幅高达40%。与2009年、2010年的最高位时相比,基本回调了三四成。泡沫被戳破,地方压力可以想见。但是,一个共识是肯定的,早点戳破总比放任泡沫膨胀要好。承认矛盾,才有可能去悉心解决矛盾。

三是为宏调政策转身提供证据与思考。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7个城市近一年成交的二手房空置率达到46.1%。尽管数据遭到各方质疑,但更多声音还是认为,新建商品房及二手房的空置现状,或将倒逼房产税尽快落地。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而不在“城”,既是为城市地产及债务金融风险兜底,更是为经济社会的系统安全校准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4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