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口清代古塔严重倾斜 没钱维修长成了一棵“树”

移动版    时间:2016-02-26 08:30

海口清代古塔严重倾斜 没钱维修长成了一棵“树”

古塔斜了,长满了蔓藤,宛如一棵大树 见习记者 李磊 摄

  海口一清代古塔严重倾斜,修缮工程因资金问题遥遥无期 古塔“病歪歪”长成一棵“树”

  海岸日报海口11月11日讯(见习记者李磊)在海口市府城镇珠良村,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塔起云塔。它矗立在南渡江畔历经200余年风雨,见证了海口珠良村村民先祖与海盗斗争的历史。可这座已被列为省文保单位的古塔,如今却陷入了危险境地:因年久失修,塔身已经严重倾斜,而资金问题则导致其修缮工程遥遥无期。

  古塔严重破损无人问津

  西线高速与南渡江交汇处向西一公里,便是海口市府城镇珠良村。

  记者站在村口一条水泥路旁向田间远远望去,只见田间矗立着一座被绿色蔓藤完全覆盖的凸起物,宛如一棵大树,“树身”已严重向南倾斜大约30度。一旁的村民提醒记者:那棵倾斜的“大树”就是起云塔!

  走近这座古塔,记者拨开茂密的蔓藤,只见这蔓藤下别有洞天:每层外塔壁上都镶有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有蝙蝠、寿桃等,雕像上居然还能依稀见到斑驳的彩绘。但塔身却惨不忍睹:三四条裂缝由外及里,纵贯塔身,缝隙内已有树木扎根。

  在珠良村,一位梁姓村民指着古塔告诉记者,1990年代前,起云塔的塔身还基本完好,人们可以进入塔身登至塔顶。但随后塔身开始倾斜,并导致塔内楼板坍塌,随之这座倾斜的古塔就无人问津。去年地上的蔓藤又爬上了塔身,将整个塔身完全覆盖。如今随着古塔倾斜程度愈发严重,台风天气村民根本不敢靠近塔附近,生怕台风将塔刮倒。

  村民盼修缮多年未如愿

  根据塔旁政府部门树立的介绍牌匾显示:起云塔(又名珠良塔)始建于清乾隆巳卯年(1759年),此塔为密檐式塔,全部用火山石砌成,塔高13米,每层都有瞭望拱门和瞭望口。因宋明时期此地就有民居,常有海盗驾船在南渡江沿岸抢劫。登塔瞭望,方圆十几公里以及附近南渡江都在视野之中,一旦发现有海盗船,村民就鸣金示警,海盗见到村民有所准备,大多不敢登陆。

  一直以来,珠良村村民都将其看做祖先的救命塔,加上传说中该塔是由出生于珠良村的琼台书院掌教周继材和进士梁师授等人出资建造的,村民们对此塔更是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因此,多年来村民多次向上级反映塔身倾斜的情况。2011年起云塔被确定为省文保单位后,村民原本以为塔的修缮有了希望,可至今也没有见过动工迹象,甚至连蔓藤也无人清理。

  资金问题致修缮无法进行

  多年来,珠良村的村民们心中都有个疑惑:为什么起云塔已经倾斜到这般程度,而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却未曾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修缮。

  海口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起云塔的状况,该局已经到过现场调查,发现其确实急需修缮。对此该局专门制定了修复方案,可由于修复资金还没到位,导致修缮工程至今无法开工。

  莫伤了古迹丢了“魂”

张成林

海口府城珠良村的起云塔,是清乾隆时期村民为防海盗而建,长期以来,被当地村民称为救命塔,是当时生产生活的反映。由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塔被列入我省文物保护单位。但眼下,起云塔却陷入危险境地:因年代久远,塔身已经严重倾斜,由于资金不到位,修缮工程遥遥无期。

历史遗迹是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厚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栋风格独特的古庙、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塔……遗迹虽小,却彰显着一地的文化底蕴,意味着一地的“根”与“魂”。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雨,这些古迹显得极为脆弱,极易受到损坏,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及时修护、加倍呵护。

古迹修缮的遥遥无期,与其说是由于资金不到位,倒不如说是因为意识与责任的缺失。一地的发展倘若一味追逐经济上的富有,却忽略精神文化的提升,则注定是不全面的、有违发展本质的。面对受损的历史遗迹,我们只有心存敬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扛起历史担当,才能让其不再“受伤”,焕发出恒久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25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