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烈士陈发光牺牲六十六年后终与妻子合墓
陈发光烈士遗像
人民网海南视窗4月3日电(记者宁远)“父母亲他们终于长眠在一起了,我们后辈也了却了一桩心事。”4月2日上午,海口市灵山镇爱群村委会儒雅村畔的一片坟茔中,新落成的“陈发光烈士纪念亭”显得格外醒目。陈发光的继子陈烘正在忙着迎接前来拜祭父母亲的客人,在说起有关父母的往事时,他依然激动不已。
陈发光生于1925年,系琼崖纵队三总队战士、原中共琼山县石桥乡政府助理,在1947年新坡停村战斗中光荣牺牲,其头颅被割下悬挂府城东门城楼示众。同年,其妻因思夫而郁郁而终。解放后,陈被授予“革命烈士”。经其后人奔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为其修建了纪念亭,并将其夫妻合墓。
16岁少年投笔从戎参与抗日
1925年农历七月初四,陈发光出生在现原琼山县东营镇镇爱群村委会儒雅村(现归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管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九。陈发光大姐今年已经是104岁高龄,其最小的妹妹也已经是80岁的老人,但她们还是能够清晰回忆起有关弟弟的往事。在她们的回忆中,陈发光是10个兄弟姐妹中读书最多的、也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
陈光发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在河海中捕捞鱼虾并到集市中贩售,家里儿女较多,生活非常清苦。自幼艰苦的生活培养了陈发光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陈发光幼年入私塾就读,因为聪明好学,深得私塾先生的喜爱。1937年,年仅12岁的陈发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新市墟高等小学读书。而这一年,时逢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日军在卢沟桥挑起新的侵华战争。在海南岛偏僻的乡村里,年仅12岁的陈发光就表现出“忧天下之忧”的情怀,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根据陈发光后人整理的资料显示,1939年2月,日寇犯琼,陈发光的老家新市墟也驻扎了日军。年仅14岁的陈发光愤而投笔从戎,15岁时便跟随共产党东新乡乡长吴美威当通讯员。16岁那年,陈发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39年2月10日,日军悍然在海南岛北部登陆,开始了对海南岛长达6年的侵略和掠夺,战争给海南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陈发光跟随共产党,出生入死,坚持了6年多琼崖抗日武装斗争。
陈发光烈士的姐姐(左)和妹妹
陈发光烈士后人介绍烈士生平
烈士牺牲后被斩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一年,20岁的陈发光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大喜事:他与橹梧村共产党员林树茂的女儿结成夫妻。那段时光,应该是陈发光与妻子最美好的时光。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在妻子的支持下,陈发光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琼崖中学(现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妻子在家照顾公公婆婆,尽一个儿媳妇的孝心;陈发光在琼崖中学安心读书,时常也与同学谈论天下事。学校距离家不是太远,陈发光也偶尔回家与妻团聚。
但这甜蜜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尽管抗日战争胜利,但战争的烽火硝烟并没有停熄。内战的硝烟,在陈发光的家乡弥漫纷飞。在这样的战争年代,陈发光再也无心读书,先是参加学联,组织同学上街游行,坚决反对内战。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的迫害,陈发光弃学投奔了琼崖纵队,成为琼崖总队三总队的一名战士。
由于出色的表现,加上在琼崖中学上过学,陈发光不久就出任中共琼山县石桥乡政府助理一职。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陈发光与妻子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甚至妻子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丈夫的消息。但是,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是任何困难险阻都无法割舍和阻隔的。
1947年4月13日,陈发光遭遇国民党自卫班的袭击,光荣牺牲。这一年,他年仅22岁,在家的妻子当时并不知道陈发光已经牺牲。内地林坚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则当时证实陈发光牺牲的消息:这是国民党当时控制的一份报纸《新生报》的剪贴影印件,上面刊登了陈发光被“击毙”的报道。
这份收藏了整整66年的“报道”只有100余字,“报道”标题为《东桥乡自卫班击毙匪首陈发光》。“报道”称:“(国民党)东桥乡乡长蒙如四(回)于四月十三日七时许率自卫班搜剿,抵停村适与土匪第二区署陈介东部及匪石桥乡公所陈云风部三十余人遭遇,双方激战约半小时,当场击毙该乡公所助理员陈发光一名,伤匪徒数人……我自卫班斩获匪首一颗,虏获手榴弹四枚及文件一束云。”
载有这则噩耗消息的报纸被陈发光的二哥陈发俊看到,并偷偷地剪下收藏了起来,并一藏就是60多年。就是这则消息,成为解放后认定陈发光为烈士的主要证据之一。
当时报纸刊发的陈发光烈士牺牲的消息
当地群众参观烈士纪念亭
66年后夫妻合墓
按照当时的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这则报道应该是距离陈发光牺牲之后有了一段时间。但这个迟来的噩耗,给陈家上下老少带来沉重的打击。而感到最伤心的,应该是其妻子了。
据陈家后人讲述,陈发光遇袭击受伤后被捕,他宁死不屈。敌人将其杀害,并割下了他的头颅,并送到县府领赏。陈发光的头颅被悬挂在府城东门城楼示众。“真实的情况是,陈发光被捕后才被杀害的,敌人以《击毙匪首陈发光》作为新闻标题发布报道,是故意造势,以起到震慑作用。”林坚先生说。
陈发光的妻子得知丈夫遇难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天天以泪洗面。不久后,她与婆婆一道,找了个机会避开自卫班的盯梢,偷偷将丈夫的头颅收拾埋葬。同年8月,年仅18岁的她因思夫过度,郁郁而终。从结婚到永别,他们仅仅生活才两年时间。
陈发光与妻子没有生育儿子,二哥陈发俊为了让弟弟的血脉得以延续,就将二儿子陈烘过继给弟弟。66年来,陈烘一直将自己当成叔叔陈发光的亲生儿子,逢年过节都要携家人到墓前祭拜。
但事实上,陈发光的头颅埋葬何处,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当时其妻子匆匆掩埋了丈夫,陈家人如今也无法找到。于是只能给他垒了个假坟。据了解,1951年清明节,原广东省琼山县人民政府给陈发光授发了“革命烈士”牌匾,广东省人民政府随后给其家属颁发了烈士家属荣誉证书,同年陈发俊还应邀出席琼山县烈军属代表大会。
关于陈发光的过往经历,没有太多人知晓,也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字资料。“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但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迹。”林坚先生称。去年,作为陈发光妻弟的林坚主持和策划了建陈发光烈士陵墓及烈士纪念亭。除了政府部门支持一部分,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陈家晚辈自筹。4月2日上午,陈发光烈士陵墓及烈士纪念亭终于落成。
而最让人动容的是,陈家后人将烈士陈发光与妻子重新合墓。“生的时候,他们感情很好。现在,时光过去了66年,他们夫妻一直没有在一起,我们让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永相厮守不分离。”陈家人称。
冯白驹女儿冯尔超(左)和灵山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为烈士纪念亭揭幕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