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岗位缺乏质量不高 残疾人就业需社会助力
海南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省许多残疾人的就业都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就业岗位缺乏、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帮扶力度,为残疾人拓宽就业之路。
全省近6万残疾人未就业
“根据粗略统计,我省目前有各类残疾人近50万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16万人,其中未就业约6万人。”省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我省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肢体残疾的许多以种养业为主,许多盲人从事按摩,从事文职工作的人员比例相对较低。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残疾人群体与社会普通人群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拉大,大部分残疾人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贫困残疾人占到全省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多重因素制约
谈及造成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原因,省残联理事长符国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单位和企业对接收残疾人就业扔存在一定的歧视心理,担心残疾人会成为单位负担,影响单位形象。
同时,由于残疾人身体条件所限,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程度较低,造成残疾人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存在一定自卑心理,没有积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此外,部分单位对残疾人的能力认识不足,存在顾虑,不愿意为残疾人提供合适岗位。
培训扶持力度需加大
近年来,针对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我省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创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盲人保健按摩所等,积极采取为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等措施,努力开创我省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全省各市县已经建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数十个,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但是,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残疾人就业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只有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全社会自觉投入的大格局,进一步加大培训扶持力度,才能逐步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难题。”
呼吁更多政策支持
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目前,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扶持力度仍有待提高。以我省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例,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反之则须缴纳保障金。我省许多单位选择交保障金,避免直接录用残疾人到单位就职。部分单位既没有吸纳残疾人到本单位就业,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没有按时缴纳。
针对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省政协委员施耀忠表示,应借鉴国际社会上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成功经验,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对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此外,支持劳动监察机构将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监察范围,对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落实情况以及残疾职工的劳动保护情况进行监察。(本报海口8月24日讯)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