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南海航道更路经”
秘传的《更路簿》
传统木帆船
解放前,渔民去西沙、南沙都是乘二桅或三桅风帆船。二桅船载重二三十吨,三桅船载重三四十吨。(图片选自《文昌县志》)
潭门渔民在南沙捕捞的马蹄螺
据有关记载,随着航线贸易的发展,民国以后,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产的海南渔民日益增多。每当立冬或冬至时节,渔民就趁东北信风扬帆南下,直至第二年清明或端阳节前后,再趁西南信风回航。一般是先至南沙,后转移西沙、中沙。(图片选自《文昌县志》)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古老航海罗盘的正确使用,《更路簿》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丰富的远洋航海经验积累等综合。
海南省琼海渔民驾船往返于西沙、南沙群岛和东南亚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源于五代。
据清嘉靖年间手抄的《乐会杂志》载:“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乐人(今琼海人)行舟南海,往来有利,沿海潭门一带乡民,俱从之去,引来番舟,后众皆下南海航海。之前,已有余人留居洋方……”文中的“潭门”就是琼海市潭门镇,而“洋方”指的就是南洋一带。
1868年,英国出版的《中国海指南》记载我渔民在南沙情况:“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介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岩礁间者。”
琼海渔民航行于西沙、南沙群岛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航线,以及各航点之间的航向和航程。除了渔民的口头传承外,还有传抄的《更路簿》记载。
王诗桃《更路簿》载:“自大潭去船岩尾用乾巽十五更收”,“猫注去三圈用壬丙四更收”,“自三圈去北海双峙用乾巽至洋潮回巳亥卅更收”。这三句所表达的就是渔船从琼海潭门港的“大潭”航往“猫注”(西沙的永兴岛),继而航往“北海”(南沙)的系列航向和航程。
古老的琼海渔民,远航一千多公里到南沙群岛捕捞,从双子群礁到中业群礁,再到郑和群礁,继而又开辟了西头线、南头线和东头线等三条捕捞航线,对南沙群岛进行全面开发。
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万一迷航怎么办?琼海渔民有三种寻找岛礁的古老技术,一是观鸟术;二是观云术;三是分析术。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古代琼海渔民开发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历史见证,它证明西沙、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最早开发和最早管辖,证明西沙和南沙群岛属我国领土领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是“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实用指南。它对研究我国华侨史、外贸史、航海史、南海开发史都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意义。
海南省地处西太平洋经济带中段,位于中国最南端,在北纬30o20′—20o18′,东经107o50′—119o10′之间,北与中国广东、广西,东北与中国澳门、香港、台湾,东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西与越南隔海相望。海南省由海南岛、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及其所辖海域组成。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热带海洋岛屿省份。2003年,人口790.26万人。海、陆、空交通方便,所辖南海是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交通要冲。琼海位于海南岛的东部沿海,是著名的渔乡和侨乡。有著名的国家级开发西南沙群岛的中心渔港——潭门港,琼海渔船出航南海诸岛和“海上丝绸之路”多从此启航。
海南岛琼海渔民驾驶帆船开到遥远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捕捞和航行到亚洲各国乃至周游世界,其远航“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据清嘉靖年间手抄的《乐会杂志》载:“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乐人(今琼海人)行舟南海,往来有利,沿海潭门一带乡民,俱从之去,引来番舟,后众皆下南海航海。之前,已有余人留居洋方……”文中的“潭门”就是琼海市潭门镇,而“洋方”指的就是南洋一带。
据《琼海文物志》载:琼海市潭门港“港面宽度可泊船只200余艘,自五代起,潭门、草塘一带渔船停泊港中,并从此港驾帆船往西、南沙群岛捕捞海珍,亦有商船开往南洋。”这说明自五代开始,琼海已有人驾帆船到西沙和南沙群岛捕捞海珍,和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并有运送当地人出洋谋生。
随着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海产品也越来越多。海产品销售市场从海南岛扩展到南洋。渔民捕捞的海产品,如:公螺壳(大马蹄螺壳)、赤瓜参、白尼参、黑尼参等运到东南亚各国销售。
据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度》一文载: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一张同治乙丑(1865年)年间海南岛琼海县潭门港地区的邓有吉、曾圣祖等四十多人出海去西沙群岛捕捞公螺,而在新加坡过冬的公凭。
该公凭有力地证明,在清代,海南琼海渔民到西南沙捕捞海产品,又远销到新加坡是确凿的事实。
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编写的《海洋的叙说》记载,琼海著名船长郑庭芳(1857—1920年),自幼开发西沙、南沙群岛和航行东南亚一带,在清代曾驶船周游亚洲、非洲和欧洲等沿海国家和地区。
据《琼海县志》载“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是本县远海捕捞的传统渔场。明代永乐年间,欧村港、冯家埠、潭门埠、草塘埠一带的渔民,已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捕鱼和居住。”
据史料载,在明代就有渔民“108兄弟”前往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进行渔业捕捞,而后遭遇风暴葬身大海。后来,“108兄弟”被神化而建庙祭祀。
据《乐会县志》(乐会县即今琼海市)载,琼海市博鳌三江口的盂兰庙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该庙里就设置“海洋结义一百零八兄弟神位”。
在西沙群岛的北岛上,有一座据考证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兄弟庙”。庙中设有“明英烈一0八兄弟忠魂神位”。可见,北岛“兄弟庙”的神位和博鳌“盂兰庙”兴建的有关史载所提及的朝代都是明朝。
最早了解和熟悉西、南沙群岛的是海南渔民,其事实外国史料也有记载。
1867年,英国调查船“莱夫曼”(Rifleman)号到我国南沙群岛等地测量。1868年,英国海军出版了《中国海指南》一书。记载了我渔民在南沙的捕捞作业情况:“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介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岩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赌博,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
《中国海指南·中国的主要航路》还记载了英国调查人员询问海南渔民了解南沙岛屿的情况:“一个叫做秤钩的岛屿,据渔民说位于南忆南方约30英里”。
《中国海指南》的记载,证明当时的海南渔民已十分熟悉南沙各岛礁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距离。在辽阔的南沙海域,对各岛礁之间的航行情况如此了如指掌,如果没有娴熟的航海技术,并经过无数代人的前仆后继到南沙捕捞作业,那是不可能取得。
1939年,日本台湾总督府派内务局地理课主管池田一德等五人到南沙群岛调查,其复命书云:“此群岛不但属于中国领海,且在文献中早已有人居住之实证,在北子岛有两座坟,碑一载同治11年(1872)翁文芹,另一载同治13年(1874)吴〇〇”
以上的史料都有力地证明,在五代海南渔民已驾驶帆船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和东南亚了。
过去,海南渔民航行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和“海上丝绸之路”,靠的就是世代口头传承“南海航道更路经”的航海技术和经验。从上可见,“南海航道更路经”的历史悠久。
- 文化中国行丨六尺巷:“礼让密钥”背后的秘密(2025-01-20)
- 美味鲜果忙推送 特殊油墨在发光 鄂企“链”出更大朋友(2024-12-22)
- 漳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申报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24-11-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2024-09-27)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国际巡展开幕式上的致辞(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