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大同里布艺街:那一抹裁剪的光影
大同里布艺街:那一抹裁剪的光影
1995年,王瑞旺在裁缝铺裁剪衣料。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扯块新布,做件衣裳。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光里,大同里一直是老海口人心中认定的制衣一条街,有“布艺街”之称。
近40家裁缝铺分两排坐落在大同里街道的两侧,从大同里的巷口伸向巷子里。每个铺面虽然只有6平方米,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匹:绚丽的花布、淡素的青衣、薄柔的真丝、顺滑的的确良……
上世纪80年代的国外服装杂志展示当时人们喜爱的衣服款式。刘梦晓摄
早晨八点,裁缝铺的顾客也纷至沓来,寻到喜欢的花布、说款式、再量身,等到一周之后,新衣服就做好了,顾客们再来笑盈盈地取走衣裳。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随着改造搬迁,原来的大同里布艺街已不复存在,但那些在布艺街里靠着手艺寻到一片天空的手艺人、那些追求着布艺街“私人订制”舒适感的顾客、又或是远在国外心有乡愁的海外华侨,都在时光的年轮里经历过大同里布艺街最繁华的时代,那些说不完的故事和对布艺街深深的眷恋,声声入耳,直抵人心。
闯海不易
闯出裁剪一片天
1983年的夏天,20出头的王瑞旺从湖北黄石老家来到海口。不为别的,只因在海口裁剪制作一条裤子的价格是20元,比湖北老家高差不多十倍。王瑞旺到达布艺街的时候,布艺街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有五六家裁缝铺,其余的铺面有理发店、五金店、杂货店等。
但除了这些店面,其他做衣服的地方很少,人们对新衣服的需求使得大同里人气极旺,排队等着量体裁衣的市民常常把巷道堵住。看到了景气的市场,越来越多的裁缝被吸引至大同里。有裁缝同杂货店、理发店等店面的老板商量,花重金盘下铺面,开起了裁缝店。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整条街竟是齐刷刷的裁缝店,多达40家,布艺街的规模最终形成。
刚到海口时,虽然年轻,可王瑞旺已经有了五六年的车工经验,有着一手裁减布料的漂亮手艺。从硬布到软丝,一块方方正正的布料经他手里的剪刀挥几挥,准能剪出合体的款式。靠着一份好手艺,王瑞旺的裁缝铺在大同里布艺街里立了足。
大同里布艺街原貌,店主在为客人量体。王瑞旺提供
可是夏天的海南热啊,在烈日的炙烤下,由铁皮棚搭起来的裁缝铺愈发烫人。客人们络绎不绝,有时候都要在铺子前排队,量体、裁剪,再量体、再裁剪,王瑞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一天下来,王瑞旺的身上热起了一层痱子,然而往往是这层痱子还没全消褪下去,另一层痱子又长出来……
回忆起这一段往事时,王瑞旺的眼神是柔和的,他说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辛苦的背后,全家人也收入颇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谁家年收入过万,都得被旁人羡慕的称为“万元户”,而王瑞旺一个月的纯利润都能过万,着实是靠着手艺“发”起来的手艺人。
“经常来做衣服的都是经济状况不错的,要么是家里做生意,要么就是在单位上班的。”王瑞旺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海口,衣服款式单一,人们做衣服较为注重款式。王瑞旺拿出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的国外服装杂志,澳门赌场,书中的高腰中裤、散开的蓬蓬裙、时髦的喇叭裤,都受到当时人们的青睐。1988年建省后,海南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来做衣服的顾客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到了90年代末,企业的不景气导致诸多人下岗,来做衣服的人才渐渐少了。
机缘巧合
布艺街大胆创业
在布艺街,每个裁缝店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年已经70多岁的谢少美,初到海口是1994年,那一年她50岁,刚从上海一家大商场的销售经理职位上提前退休。
谢少美刚到海南时,是想帮朋友做化工生意,她没想到的是,海南岛根本没有重工业,自然就用不上化工用品。“当时是夏天,生意跑不下来,身心都很燥热,我就想穿真丝的衣服,因为它凉快吸汗啊。”可是谢少美几乎跑遍了海口所有服装店,都没有找到真丝衣物,“我当时很沮丧,可是转念一想啊,这不正是个商机吗?别人不卖我来卖啊!”
说干就干,谢少美在还没找到铺面的情况下,就辗转回到上海、杭州,运来了一匹匹真丝布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是好东西,不怕没人买!”巧合之下,谢少美在布艺街求得了一个门面,一开始,因为真丝的价格高出普通布匹的二三十倍而鲜少有人问津,“那时候邻居们的布卖得都很好,我看着心里也有点着急,但就我一家卖真丝的,我也一定会有市场的。”凭着这股大胆和闯劲,谢少美的真丝布匹在两年之后拓展开了市场。
回头客多了,人们口口相传,谢家的真丝布越卖越好。“那时候从来都没有准点吃过饭,早上八点多开了门,得到中午两点才能扒口饭。一天下来,两条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谢少美回忆。
人们为什么喜爱定做衣服呢?“款式、号码、花色,全都按照客人想法‘私人订制’,贴合他们的要求嘛,而且布艺街的裁缝们做起衣服来都特别认真,一根线条都不会有多余,这是一份手工的心意。”谢少美这么说。
老街记忆
愿有岁月可回头
尽管时间在变,本世纪初,网络、物流逐渐发展起来,海口的服装市场渐渐多了起来,但布艺街的裁缝们从不担心没有生意做。
布艺街的每个裁缝都有个必备的技能:总能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尺寸,也能记下客人们的码数,等顾客再回头时,都不需要再量身。技术高超、衣物贴身、服务周到,因而每家店都有着一批雷打不动的老客户,他们一个月要到店里来好几次。裁缝老林就高兴地告诉记者,前两天下午还有一个老客户,一来就定做了6000多元钱的衣服。
陈阿姨是在大同里住了几十年的居民,今年70多岁的她也是裁缝们的老客户。“虽然就在我楼下,可是我下去做衣服也要排队,人太多啦!”现在布艺街搬到了万国大都会五楼,陈阿姨也寻了过去定做衣裳,说起老街,她不住地感叹,“以前觉得他们很吵,现在搬走了却觉得少了些什么!”
月是故乡圆,对新加坡籍欧女士来说,布艺街的衣服寄托了一份浓厚的乡愁。
“以前欧小姐是每年回来祭祖的时候到店里定衣服,现在就经常通过微信给我发款式,告诉我想订做什么样的衣服。”王瑞旺的妻子张女士拿起手机告诉记者,他们和欧小姐的生意往来已有二十余年,现在早已成为亲密的朋友。做好的衣服,就从海口寄出,衣裳的越洋旅程,寄达的或许还有欧小姐那份乡愁的“解药”吧!
机缘巧合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剪刀手”“制衣能人”都在大同里安顿下来,时光荏苒,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纹路、手上磨出了厚茧,但也加深了他们和海口这一片土地的亲情。
现在,新的布艺街没有了旧时的炎热,裁缝们在工作时也吹上了空调,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对老巷的怀念——那里尽管热,却是裁剪过青春年华的地方;那里尽管破,却是安身立命之处;那里尽管老,却曾聚集着最热闹的人气。
那些亘古不变的,是活在这些手艺人和老海口心中那一片关于大同里布艺街无法抹去的回忆。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