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 年轻人“看剧”到底要看啥?
新华社上海6月14日电 题:年轻人“看剧”到底要看啥?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郭敬丹 刘品然
“颜值”“弹幕”“网感”……在今天,一部剧究竟要靠什么才能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2016年上海电视电影节期间,业内人士剖析年轻人的看剧需求。穿过一众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词”,什么才是高收视、好口碑的“王道”?
“颜值即正义”?大数据“说不”
“我们以为年轻人肯定爱看‘颜值高’‘小鲜肉’特别多的剧,但从数据来看,这是我们对年轻人的一个误读。”腾讯视频影视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王娟表示,根据腾讯视频的调研,74.3%的用户更关注故事类型和情节,演员阵容则排第二。演员“颜值要爆表”一项,只占了17.1%。
对此,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哔哩哔哩网站首席运营官李旎也深有感触,她举例道,“《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是一个‘正统’的纪录片。完全没有明星、小鲜肉,也没有大家熟知的桥段,讲的就是故宫里的前辈、师傅们几十年如一日认真修文物的故事。”
“但是片子在哔哩哔哩网站播放以后,突然间爆火。”李旎回忆道,“当这个片子被网友顶上了网站排行榜第一,我们也惊呆了。”
就连片中修钟表的王津师傅都成了大受年轻人追捧的“男神”,留言里一片“向王师傅表白”的呐喊声。而王师傅跟“小鲜肉”可扯不上一丝关系,这位16岁就进故宫修钟表的老师傅已经50多岁了。
“这其实是制作、故事本身带来的魅力。”热播剧《花千骨》制作人唐丽君认为,如果故事差、拍摄又比较马虎,再高的颜值、再大的“咖”,年轻人照样不买单。
《我的奇妙男友》制片人张娜表示,“作品制作的时候,去用心、真诚地理解、融入年轻人,有了他们的气质,可能就具备了好口碑的条件。”
“手机+床”――看剧还得有标配?
在年轻人的日常里,“电视”和“剧”已经不是天然绑定的“专有名词”了。根据王娟提供的数据,有22%的学生从来不看电视。“剧”怎么看?“手机+床”是一种典型模式。
“现在高校学生说,你知道我们在宿舍里怎么看剧吗?戴着耳机躺在床上看。比如《欢乐颂》热播的时候,学生说我们有个‘神器’,可以把手机屏幕投射到屋顶上,大家就躺在床上一起看剧。”王娟说道,“这就是我们的学生群体,他们接触的大部分内容观看设备,已经全部变成了移动、手持设备。”
在观看时间上,腾讯视频的数据显示,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播放高峰期。“这个时段很多人是拿着设备躺在床上,以非常舒服的姿势在消费视频内容。”王娟说。
同时,播放量的构成也并不只是在“剧”本身。王娟解释道,“比如《欢乐颂》,全网100多亿的播放量,接近1/4是由大量的UGC(用户生产内容)、网友CUT(剪辑)的内容带来的,像表情包、动态GIF图等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电视剧的播放量。”
其中,“弹幕”的重要性也无需赘言。王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剧一定要开着弹幕,不然总觉得缺点什么。”
年轻人到底要看啥?
业界“大咖”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要有“网感”。透过年轻人的看剧习惯,业内人士发现,最终能“叫好又叫座”的,还是有内容、有剧情、制作精良等“传统标准”下的“好剧”。
“有人说一部剧要火,剧本要有三个元素:爆点、潮点、痛点。”唐丽君解释道,另外,剧的即时性、延展性、互动性也很重要。
李旎说,“对新生事物带着敬畏,融入它们、接触它们。或许只要跟年轻人多‘混’在一起,就容易知道什么是他们想要的。”
在中汇影视创始人侯小强看来,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公约数”,即他们普遍认为什么好的、美的、喜欢的,就是所谓的“网感”。
腾讯视频自制剧总监方芳指出,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有着非常丰富的观看经验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准。“年轻人被日剧、韩剧、美剧等各种‘舶来品’浸染,反过来,也对我们的国产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旎也认为,新一代年轻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比人们想象的要更高一些。“90、95、00后,他们一出生,物质文化就非常丰富,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爱国情怀、对文化的需求其实极高。《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发现,原来很认真的片子,在年轻用户中还是特别受欢迎的,这也让我们感到很振奋。”
网络作家“书海沧生”说,以自己“年轻人”的身份来考虑,更喜欢看“特别一点的剧”。“书海沧生”说,在IP爆发的时代,各种类型的剧都有了,但反而更期待看到一些古典的、体现中国独特文化的东西。
李旎总结道:“今天年轻人看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作品必须足够认真、尊重观众。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但口味不低,你尊重他们,用心制作,他们自然就会买单。”
原标题: “颜值即正义”? 年轻人“看剧”到底要看啥?
- 特朗普将受审(2023-04-04)
- 台积电掉进陷阱之后(2023-04-04)
- 北约出兵如果成真 中国必将“唇亡齿寒”(2023-04-04)
- 解放军将火炮和坦克搬上货轮搞演习(2023-04-03)
- 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