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沪城管硕士以上学历近300人 专长无“用武之地”

移动版    时间:2016-06-22 20:33

博士城管付翠玉。

博士城管付翠玉

李川。

李川

在上海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政工科的办公室里,36岁的付翠玉正专心拟定一份书面材料。作为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博士生,她正在努力适应每天都和文字打交道。2012年初,付翠玉成为虹口城管凉城中队的一名执法人员,并在一年前调入虹口区城管局政工科。

付翠玉是上海城管队伍仅有的一名全日制博士生。但是,同样拥有高学历的硕士城管,上海已达到282名,其中大多数都是一线执法人员。2008年5月起,上海对城管系统采取参照公务员管理,招录门槛提高,并先后通过两次专项招录、多次公务员统一招录,不断壮大城管队伍,如今,在上海的城管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超过七成,其他队员也均为大专学历。

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硕士、博士城管发现,最初吸引他们报考城管的原因,主要是公务员工作稳定等因素,但在入职的初期,面对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执法对象,却都遭遇过“有理说不清”的阵痛期,焦虑、犹豫、退缩,甚至想过辞职。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调整心态、不断积累经验,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逐渐适应这份工作,继续坚守在城管岗位。

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目前的实际执法工作中,这些高学历城管队员的专业特长却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上海城管系统一位内部人士呼吁,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上海城管的体制和机制,细分执法种类,设置一些研究类岗位,给这些高学历城管以更大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改变目前“无用武之地”的现状。

博士城管刚开始想辞职

付翠玉是一名国防生,在博士毕业后,服役于部队,并于2012年转业到虹口区城管局,成为凉城中队的一线执法人员。2015年6月份,她又被选调入虹口区城管局政工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这对于理工科的她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我的心理落差特别大,这份工作和我的专业完全无关,不是我喜欢的行业。同时,由于工龄少,我的薪资、待遇等都不如老队员,再加上学历和专业的因素,在当时中队的工作氛围中,我也很难和同事有深入的交流。”付翠玉说,当时,她想过辞职,也已经找好了另外一份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在长达三个月的心理斗争之后,她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在作出这个决定以后,她的心态也已调整好,开始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份工作。“最初,可能是考虑到我的学历和专业,怕我不适应现场执法,所以主要让我负责内勤工作。”付翠玉说,有时候也会跟着老队员出去执法,但主要是以老队员为主,她则在旁边协助,并向老队员学习具体的执法过程,积累经验。

慢慢地,她逐渐适应了一线城管执法工作。“我们每天都很忙,我觉得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我们做的事情还是挺伟大的,为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而老百姓也是认可我们的。”这样的想法,她也经常灌输给家人,包括正在读二年级的孩子。

但是,外界对城管的误解,却让付翠玉感到很无奈。同学或朋友聚会,往往会有人问起她的工作,当得知有着博士学历的她是一名城管队员时,惊诧和不解是最常见的反应。“在很多人看来,城管是一份上不了台面的工作,负面评价居多。”付翠玉说,而她的硕士和博士同学,大多数都去了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并成为技术骨干。

对于城管队伍来说,高学历队员的优势何在?在付翠玉看来,其实不仅是城管,对于任何工作来说,除去专业因素,高学历的主要优势在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对更强,领会、变通的速度也相对更快。但是,在一线城管执法过程中,高学历队员却往往在面对违法违规的当事人时,书生气过多,执法威严不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好在现在的执法环境越来越好,执法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了。”她说。

如今的付翠玉,已经很少会主动想起自己的专业,但看到当年的同学都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依然略感遗憾。“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不一定是学什么专业,就一定要从事相关的工作,读硕士、博士都是为了多一份经历,而不是为了谋一份职业。”她这样对记者说,也这样对自己说。

“可以说,在目前的城管执法体制下,像付翠玉这样的高材生还需要更好的工作平台,给予他们用武之地。”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磊说。

硕士队员首次执法手足无措

“第一次去现场执法,面对工地门口卖盒饭的,我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29岁的李川,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入职时的“囧样”。李川是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时,由于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老师,他选择了考公务员,并成为浦东城管世博中队四分队的一名一线执法队员。

刚走出学校的象牙塔,毫无社会经验,需要与小摊贩、建筑工人、土方车司机等人群打交道,这让李川觉得有些无从适应。“面对这些执法对象,却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他说,刚入职时出去执法,他会告诉对方,“你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需要怎么处罚”,但对方就会说,“你说的什么,我都听不懂”,然后他就接不上话了,觉得手足无措。

有一次,李川和一名老队员一起出去巡查,发现有个曾经被罚过的摊贩在一个工地门口卖盒饭,还撑着一把很大的遮阳伞,影响到附近的交通。但是,当两人进行劝离时,对方却拒不配合,连伞都不肯收起来,两人只好将执法车开到入口处,堵着对方不让他卖。这时,对方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谩骂,李川一冲动就想强制执法,但老队员劝住了他,并告诉他,如果这时强制执法,必定会引发肢体冲突。随后,这名老队员叫来了同事,用执法车将对方的摊位围住并等待,果然过了一会,对方就主动离开了。

李川说,刚入职时,面对不讲理、无法沟通的当事人,他有时会萌生“不想干了”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分析,觉得导致自己不适应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面对违法当事人自己会紧张、手足无措,另一个就是执法经验不足。想明白这点之后,他便调整心态,并不断向老队员请教、学习,和新队员讨论、分享,约半年以后,他就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进行现场执法了。

“在读书时,我曾认为,城管是一个讲求强势执法的部门。”他说,但经过大半年的一线执法工作,他的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发现,仅单纯执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服务需要做在执法的前面,做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执法与管理不是一体的,城管只能执法,但在服务过程中,却没有管理权。”

与李川同时进入四分队的武震,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医学专业,拥有硕士学历的他,曾经做过实习医生。但是,他最终却选择了做一名城管,原因有两个:第一,爷爷是一名老红军,他有“制服情结”;第二,他如果从医,也是做研究的医生,每天与实验仪器打交道,却很少与人交流,这让外向、爱动的他难以接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2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