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两访中东欧 如何看习主席的外交智慧和成果?
专题:习近平出访塞尔维亚、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专题:习近平出访塞尔维亚、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国际在线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了中东欧的塞尔维亚和波兰;3个月前,他还成功到访了与波兰接壤的捷克。中国最高领导人三个月内两次出访同一个区域,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既体现了习主席的外交智慧,也收获了丰硕的访问成果。
两次访问,去了三个国家,其实可以一并来看,至少有4个观察点。
第一, 让世界见诸了中国外交“义利观”。
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的题为“永远的朋友 真诚的伙伴”的署名文章中,习主席就别有感触地说:“60多年来,(中塞)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彼此怀有特殊感情,跨越时空的真情厚谊历久弥新。”
这种“特殊感情”的提法,显然是含有深意的。别的不讲,在去年“9·3”胜利日大阅兵中,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专程来北京参加,塞尔维亚派出了阅兵方阵,塞也成为除俄罗斯外,唯一派出阅兵队伍的欧洲国家。这就是友谊。
此外,今年3月习主席到访的捷克,腿脚不便的捷克总统泽曼是拄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也是出席胜利日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中,唯一的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
算起来,3月访问捷克,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到访布拉格;日前去塞尔维亚,则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后再次访问贝尔格莱德。这样的出访,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外交“义利观”的表现,朋友越走越亲近,这是习主席的外交智慧之一。
第二, 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人文关怀。
习主席这次出访的第一场活动,就是抵达贝尔格莱德后,即去了当年中国驻南联盟被炸大使馆旧址,凭吊17年前在炸馆事件中牺牲的三位中国烈士。我相信,看到庄重、肃穆仪式画面的中国人,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往事已矣,但不容忘记。这至少向世界传递出三点信息:1、对中国人的攻击,不管是以误炸还是什么其他名义,中国永远不能接受;2、在海外罹难的同胞,中国永远不会忘记;3、我们爱好和平,愿意合作,但从来不惧怕恐吓。
这其实也赢得了其他国家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塞尔维亚的总统、议长、总理,以及塞尔维亚政府内阁全体成员,都出席了这个仪式,这就足以看出!
第三, 促进了“一带一路”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塞尔维亚行程中,习主席有一站是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工人们夹道欢迎,人们都是笑容满面。这应该不只是客套,而是真心的感谢。因为这家企业,本来已难以为继,今年4月,中国企业河钢集团出资4600万欧元收购,立刻使工厂重现生机,并为工人们保住了5000个就业岗位。
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在国内压缩产能,一些工人还要下岗,为什么还到国外去撒钱?
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1,我们国内产能过剩是现实,压缩是不得以的办法;2,塞尔维亚经济还欠发达,钢铁业其实还有发展空间;3,一些国外企业其实最缺乏的是管理,中国这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4,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正好是走出去加强产能合作的机会,也为拓展欧洲市场提供了契机。
这其实正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我们看到,在这次塞尔维亚、波兰之行中,两国领导人都不断表示要加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因此,对于中东欧重要的物流中心波兰来说,“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工程恰好能够强化它的物流枢纽地位,为它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去年11月访华前,波兰总统杜达对中国记者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希望波兰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一个中心位置,甚至“成为‘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形象大使”。
这样的合作,也使得这次出访成果极其丰硕。
第四, 推动了中国与欧盟整体合作向前发展。
也不能将成果只盯在中国与塞尔维亚、与波兰的双边合作,必须看到,波兰是欧盟的重要成员,也是中国在中东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塞尔维亚是中东欧最大的非欧盟国家,现在也在申请加入欧盟,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包括与之前捷克的合作,必然会促进中国与欧盟的整体合作。
比如,习主席在与波兰总统杜达会谈时,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双方同意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对接欧盟重大倡议,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支持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推进建设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希望中欧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今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访问中,中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波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体的措辞背后是不同的外交术语,但都增加了一个“全面”,至少说明:中国和塞尔维亚、波兰的合作与友谊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外交是博弈,高明的外交,则显现的是领导人的智慧和功力!
- 特朗普将受审(2023-04-04)
- 台积电掉进陷阱之后(2023-04-04)
- 北约出兵如果成真 中国必将“唇亡齿寒”(2023-04-04)
- 解放军将火炮和坦克搬上货轮搞演习(2023-04-03)
- 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