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国内要闻TOP10:我国首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
导读: 此次《意见》的发布,旨在对所有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全面防范和制裁,表明“零容忍”的态度和立场,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草案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下限标准降至六周岁,完善了监护制度;
要闻一 习近平:聚集改革资源激发创新活力 更加富有成效抓好改革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地方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改革定力,聚集改革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抓实目标任务、精准落地、探索创新、跟踪问效、机制保障,更加富有成效地抓好改革工作。>>
要闻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
《通知》指出,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必要措施,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发展信用经济、建设统一市场、促进公平竞争、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要闻三 最高法出台指导意见 严厉惩治虚假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多管齐下严厉惩治虚假诉讼。
此次《意见》的发布,旨在对所有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全面防范和制裁,表明“零容忍”的态度和立场,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
要闻四 检察机关严查“扶贫腐败” 2014年以来7465人被查处
2014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严查扶贫工作中的腐败问题,因建档立卡失职渎职和优亲厚友等处理了7465人,这是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夏更生27日在“精准扶贫、廉洁为民”专题警示宣传教育基层行启动仪式上宣布的。>>
要闻五 网络安全法草案拟进一步强化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
根据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网络安全法草案,拟进一步强化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7日就网络安全法草案作汇报时表示,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提出,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积极主动应对境内外的网络攻击和破坏,应当进一步强化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
要闻六 我国首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 为社会生活“立规矩”
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27日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部署作出的立法安排。
草案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下限标准降至六周岁,完善了监护制度;>>
要闻七 2016年中央财政投入13.9亿元培育10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2016年国家加大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投入13.9亿元,确保完成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27日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暨农广校工作会议上做如上表述。>>
要闻八 北京:京津冀干部挂职交流常态化 积分落户办法将设创新创业指标
27日,北京市公开发布了《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京津冀干部人才挂职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实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在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中研究设立创新创业指标等举措,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闻九 故宫今年年内开放面积将增至76%
记者27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今年年内,故宫将新开放断虹桥至隆宗门、箭亭至文华殿和西河沿三个区域,现有开放面积从65%增至76%。未来故宫还会继续增加开放面积,有望达到85%。>>
要闻十 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受贿案一审开庭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受贿一案。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