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引擎:千里升腾的“蓝色经济带”
江苏新引擎:千里升腾的“蓝色经济带”
——“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大型网络新闻行动”报道之一
【开篇语】江苏人深深铭记着一个日子:2009年6月10日。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它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把江苏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目标起点上。
三年来,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沿海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沿海地区发展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叠加机遇,以其开放的国际化大视野,相继展开陆海联动、江海联动、南北联动、东西联动的大布局,推出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大手笔,强势崛起了一个个临港新城和新兴特色产业集群。从基础设施框架的全线延展,到综合交通枢纽位置的日益彰显;从百万亩滩涂围垦有序推进,到港口新兴产业的快速集聚;从富民惠民步伐的加快,到沿海地区对全省经济贡献度的逐年攀升……江苏千里海岸线已成为一条升腾舞动的“蓝色经济带”。
5月下旬,本网记者与“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大型新闻行动”的全国网络媒体一起,赴千里沿海采访。从连云港到盐城,再到南通,一路走来,我们为一个个“巨变”所震撼,强烈感受到沿海三市干部群众奋力追赶后发先至的激情与豪气。
从今天起,本网将推出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成就系列报道和专题,以飨读者。
中国江苏网6月5日讯(记者金伟忻陈晓春陈志宏王静袁涛)江苏东部沿海,绵延954公里的海岸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江苏沿海开发大潮奔涌千里。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1700万干部群众,以其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手笔,书写着江苏千里黄金海岸的崭新历史。
面向大海、面向世界,一条蓝色经济带,从这里飞舞升腾!
现代化的连云新城雏形已现。本网记者袁涛摄
连云港:国际性海滨新城“凤凰”初展翅
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和重中之重,连云港在拥抱大海的激情与豪迈中,承载着更大的责任与希望,也收获着更多的光荣与梦想。
黄海之滨、北崮山下,人进海退,一场大规模的填海造城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5月22日,迎着清凉的海风,连云港连云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刘永能跺一跺脚下这片从大海中围来的土地,很是骄傲:“一年前,这里还是大海;三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58.88平方公里,汇集商务、金融、办公、会展、娱乐、居住、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宜居新城!”
立足环顾:近处,千亩围堰回填地区正在晾晒,等待真空预压地基处理;远处,8平方公里的新城商务中心区已经开建,40公顷的胜利湖碧波荡漾,一幢幢高楼在泻湖湿地中拔地而起,一排排新绿在青山碧水的掩映下显得生机勃发,新城雏形已隐约可见。
沿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海堤往前赶,驱车进入徐圩新区,展现的则是又一片“风景”:左边是浪花翻滚的黄海,远处30万吨级航道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右边“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大字标牌映入眼帘。初夏时节,新区的云湖岸边绿草如茵,玉兰花含苞待放,经过近三年努力,这片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已在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新区管委会主任石海波告诉记者,作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总规范面积467平方公里的徐圩新区,将主抓海洋临港和服务环保,着力打造炼化一体化、精品钢、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和现代港口物流等5大主导产业,规划布局为“一区七园”。在此基础上,未来连云港将形成连云港新城、新海城区、赣榆新城、徐圩新区“一心三极”大市区空间格局。
连云港港口,车辆穿梭,吊机舒臂,靠泊码头的货轮正在紧张卸货,一片繁忙景象。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俞向阳介绍说,“十一五”以来,乘着沿海开发的东风,连云港港口驶上了跨越追赶的快车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据了解,2009年、2010、2011年港口连续三年实现吞吐量过亿吨,三年吞吐量合计完成4.15亿吨,连云港港口运输的三大特色陆桥运输、铁水联运、海河联运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陆桥运输承担了国内总量的60%的运量,保持着大陆桥过境第一大港的地位。连云港港口的未来有着更为宏大的布局:即建成由海湾内的连云港主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组合港口群总体格局。
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标准规划描绘着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图”:新一轮总体规划遵循“城市东进、拥抱大海”的总体发展战略,连云港将城市定位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城市”,提出了“一体两翼”组合大港、“一纵一横”产业布局、“一心三极”城市空间结构,构筑起港城未来如“凤凰展翅”般宏伟的城市发展框架。
一组数字呈现出连云港当下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3年投入上百亿元提升主港、拓展两翼。被誉为枢纽大港“生命线”的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江苏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使用,苏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临港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大关。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利税率保持全省第一。
冶金、石化、造船等临港基础工业快速崛起,单体投资过百亿元的醇基联产、钢管、铜业、离子膜烧碱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培育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家。
“围绕‘推进沿海开发、加快转型升级’的年度工作主题,连云港重抓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园“两大载体”建设,加快实现港口、产业、城市‘三个突破’。”连云港市长杨省世自豪地介绍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连云港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为总定位,以“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为总要求,按照港产城一体开发、联动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沿海开发,大力推动港口综合发展、工业集聚发展、服务业提档发展、农业高效发展、城市组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节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连云港“凤凰展翅”的恢宏布局,已经显露出令人心动的现实模样。
东台市已形成风电与光伏“风光互补”的格局,图为该市的风力发电装置。本网记者王静摄
盐城:沿海新兴特色产业引领“绿色增长”
5月25日,记者来到大丰港码头时,一艘来自印尼的8万吨级红土镍矿运输货轮正停泊在二期码头,高大的龙门塔吊繁忙地装卸货物。
“这是化工园区,那是木材园区,往前是重型装备园区,往北是石材加工园区,还有粮食加工区……”站在巨大的规划图前,大丰港口局副局长陶莹向记者介绍大丰港的发展规划。
沿海大开发3年来,大丰港按照打造“特色产业港”的定位不断完善港口功能,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利用滩涂风电和海藻等资源,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柴油、生物质发电新能源产业等。
在东台沿海经济开发区,“风光互补绿色增长”的广告牌高高耸立在开发区主干道旁。远眺,百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实验区延展天际,万亩荡滩上,一排排倾斜单轴自适应跟日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静卧其中,阳光照耀在蓝灰色的电池板上,泛起耀眼光芒,规模排列的电池板像接受检阅的方队般整齐划一。而就在湖面下,鱼塘养殖同时展开,养鱼、发电两不误。据介绍,被称为“渔光互补”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结合,体现出的是生态、环保的效益。
“空间大、岸线长、滩涂多、‘风光’好”,盐城市委书记赵鹏介绍起盐城沿海的特点和优势,如数家珍。
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过程中,盐城始终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三港联动、基础先行”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沿海开发,努力使盐城沿海成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集聚板块。
加快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要求,也是盐城立足苏北发展实际、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 商品多氛围足人气旺 海口特色农产品走俏冬交会(2019-12-16)
-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美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聚焦民生工程解(2019-12-16)
- 海口台湾两地共建回流文物交流平台(2019-12-16)
- 全球知商(海口)科创项目对接会在海口举办 8个国际项(2019-12-16)
- 海口市2019年度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