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际大事不少,焦点集中在欧洲:
7月12日:海牙“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法槌敲响,四个欧洲人和一个常住欧洲的非洲人炮制出一份关于中国南海领土争议的“仲裁书”面世了;
7月13日:英国新任女首相特蕾莎 梅宣誓就职,其一篇关于“我知道你正凑合地活着”的演讲,敲击着英国人的心坎,以至于连稍早前因“脱欧”而带来的不安似乎也有所缓释;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市民和游客正在观赏节日焰火,一辆卡车冲进人群,枪声伴随着惨叫声……
海牙仲裁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国际事务中,仲裁庭的裁决书可能不一定是法律文书,也可能是政治文书。法律文书原本是用来解决法律纠纷的,现在却要用来解决政治纠纷,而且是事关领土和主权这类头等大事的政治纠纷,不仅勉为其难,事实上是文不对题。既然勉为其难,自然力不从心;既然文不对题,结果当然荒腔走板。这不,当事一方早就申明了,没有签字的文书,只是一卷废纸而已。
撇开仲裁庭的是是非非不说,南海纠纷的恩恩怨怨从何而来?说到这个话题,就要讲讲欧美式的外交思维。
当今世界,但凡矛盾聚集的地区,大多是欧美大国来过又走了的地区。就拿中国周边来说吧,从麦克马洪到克什米尔, 从朝鲜半岛到钓鱼岛,从台湾到香港,包括南海周边各国,欧美大国临走之前都先埋好炸弹,需要了就随时引爆。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还是先来看看英国新任女首相就职演说的内容吧。女首相在列举了英国社会现存的种种社会不公后,十分动情而感性地说道:
如果你来自这些家庭,如果你也凑合活着,我想要直接和你说:我知道你起早贪黑,我知道你竭尽全力,我知道生活有时是一种挣扎。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而会因你的利益而奔走。
我们将尽一切所能让你更好掌控自己的生活。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我们想的不是那些有权之人,而是你们。我们通过新法时,我们不听那些有势之人,而是你们。当收税时,我们不会优先考虑那些有钱之人,而是你们。当提供机会时,我们不会只给予那些少数幸运之人。”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当大家在阅读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在文中“你”的前面,加上一个“作为英国公民”的定语,因为如果“你”的手中没有握有英国选票,哪怕“你”在英国已经呆了很久,哪怕“你”是个品学兼优的留学生,恐怕在女首相的眼中就什么也不是了。特蕾莎.梅接任首相之前担任英国内政大臣,任内以强硬推行限制移民政策而著称,曾因一再削减留英学生的签证时限,而被冠以”灭绝师太”之名。
外交服务于内政,英国是当代外交的鼻祖,其外交思想主要是通过在境外树立矛盾转移国内矛盾,这种为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可以不择手段的外交思维,长期以来在欧美大国中颇有市场。其常用的手段无非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植入根本性的矛盾,或在一国内部扶持不同的政治势力,特别是通过扶持小族群管制大族群,使其陷入缠绵不尽的内斗之中。推行一系列外交政策的目的,出发点就是削弱、制衡境外争议区域的各方势力,进而试图保持并扩大本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既可火中取栗,也可定期剪羊毛。
欧美的外交思维,根源和基础在于其对外有远超他人的实力,对内有对选票负责的文化,这就很容易形成为取悦本国选民而进行对外攫取的逻辑,其内外政策所形成鲜明的对立就是明证,如:在境内推行民主而在境外加强控制,在国内鼓吹自由而在国际上制造混乱,在国内推崇法治在国际上玩弄规则。200多年来,这种思想一脉相承,南海如此,中东如此,非洲、拉美同样如此,如果说有区别,那也无非是程度和隐蔽性的不同而异。
只不过,时至今日,欧美大国的传统外交思维,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越来越多了,刚刚爆发的尼斯惨案就是一个例子。毫无疑问,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下手是令人发指的行径,更何况无辜遇难者之中还有二位国人,在此我们强烈谴责凶手及其背后的恐怖组织。但冷静之余,法国及欧美大国难道不应该反思,其所秉持的内政外交政策就没有问题?
应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和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之前相比,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世界变小了,在狭小的空间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了,以前你船坚炮利,你能打到我我打不到你,现在不一样了,我打不过你但可以对你发起不对称打击;其次是世界变透明了,传统的博弈玩起来难度越来越大了,在信息闭塞的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一套屡屡奏效的玩法,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很容易被识破、警觉;再者就是世界越来越多元了,坚持傲慢与偏见的后果,就是遭受到各种碰壁和反击,以前你可以按照你的意志肆意妄为,现在人家不答应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地球越来越像个小小的村子,通过挑拨其他村民关系、恶化生态来渔利,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自身所付出的代价也将越来越大。欧美大国传统上肇始于工业革命,着眼于国内“小民主”而忽略国际间“大民主”的外交思维,在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当下,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欧洲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所响起了海牙的法槌声,伦敦的演讲声,还有尼斯的惨叫声,足以令人深思,正可谓:
槌声枪声演讲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联。
欧美大国的外交思维,困境面前,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