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南籍台湾新娘齐聚海口 与省妇联“娘家人”话桑梓

移动版    时间:2016-08-11 20:08

  文\海南日报记者 王玉洁 实习生 梁梦琦

  一首《久久不见久久见》温情入心,一曲《阿里山的少年》风情十足……7月20日晚,夏风拂面,远嫁台湾的海南姑娘齐聚海口,与省妇联的“娘家人”话桑梓,用歌声释放内心泛起的阵阵乡情。

  7月19日至23日,省台办、省妇联、省台联、省侨联共同举办了“海南心·两岸情在台乡亲暑期回琼省亲交流活动”。其中30名嫁到台湾的海南女儿受邀回琼,参加此次为期一周的省亲活动,这是继去年中秋节,省台办和省妇联首次举办的“回娘家,庆中秋——海南女儿回乡省亲交流活动”后的又一次相聚。

  与去年不同,远嫁台湾的海南女儿们有的还带上孩子参加活动,惟愿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颗关于乡情的种苗。

海南籍台湾新娘齐聚海口 与省妇联“娘家人”话桑梓

  台湾新娘大联欢。刘晓晖 摄

  远嫁台湾把思乡深埋心底

  当晚,热闹温情的晚宴过后,人群散开、喧闹远去,从琼海嫁到台南已有18年之久的黎娟坐在沙发一角红着眼眶说,“我们几个姐妹坐在一起聊天,只要一说到刚到台湾的生活,大家都会哭。”

  对育有两个孩子的黎娟而言,从1998年远嫁到今天,漫长的岁月足以让自己习惯台湾的生活。即便如此,只要一说起家乡海南,她总忍不住落泪,那些隐藏在心中多年的委屈、隐忍、孤独全被唤起。

  婚姻打开了黎娟接触新世界的一扇窗,但“夕阳西下,看着黄昏落日,我就特别想家,想父母。”

海南籍台湾新娘齐聚海口 与省妇联“娘家人”话桑梓

  台湾新娘与省妇联“娘家人”大合照。王玉洁 摄

  那些年,只有小小信封与细细电话线能将海南女儿与家乡相连。敏感细腻的黎娟思乡心切,却与父母亲友“闻声不见人”。

  早年间,黎娟的父亲出了意外,弟弟瞒着父母将这一消息偷偷告诉了黎娟,殊不知台湾家事缠身、归途不畅,远离家乡的她除了哭也没别的法子。忆起往事,黎娟又一次落泪:“父母是因为心疼我才瞒着我啊!我当时就想我若有女儿,将来一定不会让她远嫁!”

  乡愁之外,学说台湾话也是海南姑娘融入当地社会的另一重栅栏。“台湾话并不好学,我花了四年才学会当地的语言。”一位同样来自琼海的台湾新娘说,因故土情结、语言障碍,她们倍感疏离。

  除却生活的烦恼,她们在文化、地域认同的层面上也面临着尴尬与困境。远嫁台北的王亚茹,如今已经是一位8岁女儿的母亲。她常常困惑,虽说海南和台湾气候相近、物种相近、生活习俗也多有相近,但孩子所处的生活、教育环境与海南仍有太多距离,“我要怎样恰当地向孩子解释她是出生在台湾的‘海南人’?”

  岁月流逝中,故乡面貌逐渐成了一种模糊的怅望。

  用独立和勤劳支撑生活

  远嫁台湾的生活让不少年轻姑娘缺乏安全感,但生命的维度亦是无限的,她们都在倔强地成长着,找到了生命的姿态与方向。

  嫁作他妇,许多海南姑娘选择到工厂、公司上班,通过努力工作来争取自己的经济地位,亦有不少女性选择创业、选择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用双手为命运创造转机。

  22年前,出生在海口的詹夏莉与来自台湾的丈夫相恋结婚,从此辗转在国内外多个城市。2014年,詹夏莉和丈夫决定定居海南。随着海口“双创”的展开,很多流动小吃摊贩都被取缔了,很多上班族和学生族的早餐成了问题。詹夏莉灵机一动,“何不把在台湾以及西方城市流行的移动餐车复制到海口来呢?”想法虽好,但做起来却麻烦得不得了。

海南籍台湾新娘齐聚海口 与省妇联“娘家人”话桑梓

  詹夏莉为服务海口“双创”推出的流动餐车。王玉洁 摄

  “‘双创’取消的是流动的小摊贩,可移动餐车也是流动的,想要真正为市民提供便利,必须绿色、安全。”詹夏莉花了好长时间在各个职能部门间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詹夏莉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海口“双创”指挥部的认可与支持。这下,“移动便民早餐工程”以流动餐车的形式为市民提供健康营养早餐,深入这座城市的成长与建设。

  “女性应当独立,要活出自己的精神面貌。”王亚茹是2006年嫁到台北的,生活中,她也需要面对婆媳关系、地域文化不同等不适应,但独立自强的她拒绝软弱。

  嫁到台湾后,王亚茹没有选择成为典型的家庭主妇,而是与丈夫共同经营有机番茄种植,并于2015年考取了国际咖啡师执照。目前,王亚茹如愿拥有了一家手工咖啡店,她计划以咖啡店为起点,发展咖啡种植园,连接台北、兴隆两地的咖啡产业,让品质优良的海南咖啡走向世界。

  同样走上创业之路的还有黎娟。她在协助丈夫经营汽车修理厂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改进了当地小吃柠檬干,广受亲友好评。逐渐地,她开始进行小范围的销售,不仅拓宽了收入渠道,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追求。

  陪孩子寻根海南

  品家乡的乡野味

  在海南籍台湾新娘心中,台湾是自我发展的舞台,海南是魂牵梦绕的故乡,不分伯仲。

  这一次,不少台湾新娘带着子女归来。“孩子们从小在台湾出生长大,要常带他们回家看看,延续这份乡情。”

  教育女儿,王亚茹很有自己的一套。为了把“你和妈妈一样,都是海南人”这句话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王亚茹特别参与了当地政府组织的“故事妈妈”培训,以手工绘本的形式,给女儿讲海南丰富的美食和特色民俗,介绍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分享自己来到他乡的生活感悟。

  “我还利用业余时间教一些四五岁的台湾儿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和了解海南、了解祖国。”王亚茹难掩骄傲,小朋友们的喜爱也给了自己坚持做下去的无限动力。

  画册虽小,却吹起了文化的春风,让海峡两岸的文化基因渗进彼此的血脉。

  “家乡的乡野味独一无二。这里的稻香是台北没有的,泥土味是台北没有的,如画的风景、林立的高楼更与台北不同。”王亚茹对故乡的眷恋永远无法割舍,“我每年都会带着女儿回琼海,带她重温我儿时的欢乐,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的炽热。”

  去年中秋参加了首届省亲活动的林沛林今年带着儿子来了。这个16岁的大男孩并不是第一次回到故乡,他很喜欢这里,“每次回来,哥哥姐姐总带我到他们爱去的地方玩,带我逛一逛老家,感觉很奇妙。”

  在黎娟看来,相比台湾,当下海南的升值空间、发展空间更大。目前,她的丈夫正在尝试将自家汽修事业的销路拓展到海南。将来,她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留在海南发展。

  嫁入台湾的海南女儿们,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努力摆脱生活的艰难,掌握生命的主动权。她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以赤子之心紧紧攥住手中那根牵连着海南岛和台湾岛情感的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5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