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牵挂的十一件农事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报道,4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作为知青到陕北农村插队,一干就是7年,他的第一个“官衔”,是担任作为中共组织体系“细胞”的大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此后,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委担任过副书记、书记。在农村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习近平对中国的农村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广袤的乡村和广大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在《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中写道:“文革”开始后,年少的习近平受父亲冤案的牵连,挨过批斗,受过关押,到陕北农村插队时,他还不满16岁……那些年,近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累活脏活儿都干过,窑洞里跳蚤多多,他被咬得浑身水泡……为了拓广农田面积,寒冬农闲时节,近平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他还组织村里铁匠成立铁业社,增加集体收入,后来,他被群众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这使我们想起正定一些老干部的回忆,当年,县委书记习近平每天和大伙儿一起蹲在大树下吃饭,左手三根指头托着碗,无名指和小拇指夹着饼,右手拿筷子。秋高风急,尘叶飞扬。偶有树叶落到饭碗里,他吹掉叶子,接着吃;尘土落到饭碗里,他剔掉尘土,接着吃。
扎根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梳理近两年来习总书记的基层调研考察情况可以发现,在每一次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中,在对基层干部的嘱托和对农民群众的关怀中,无不透露出他对农民、农业、农村深厚的感情,以及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决心。以下是视点君梳理的总书记牵挂的十一件农事:
牵挂之一:扶贫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现场】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在阜平顾家台村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
【言论】阜平之行,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断。他鼓励干部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在施齐文家,习近平向两位老人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听说养了猪,他问道:“自己吃还是卖了?”他走进两位老人睡觉的小木房,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还走进猪圈看老人家里养的两头猪。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州。看到不远处村子里都是砖房,习近平说:“房子还不错。”他表示,发展水果一靠科技,二靠市场,要牢牢盯住市场,看远一点。临别时,乡亲们难舍难分,习近平同他们话别,叮嘱大家:“好好干,有奔头”。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州。山道狭窄,看到背着满篓柚子的村民,习近平问“重不重?”听说有五六十斤,他赶紧侧身说“你快走吧,背着很重”。枝头挂满柚子,村民们正在采摘,习近平捧住一个柚子,轻轻一拧就摘了下来。一连轻松摘了两个,他幽默地说:“这是技术活啊。”
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言论】习近平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 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现场】今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代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回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他表示: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
【现场】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来到海拔2440米的甘肃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老党员马岗,同村民共商脱贫之计。他说,40多年前我在陕北生活也很苦,老乡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现在那儿条件改善了。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场】每户2袋面、2桶油、20斤猪肉、1床棉被、4副春联、3斤水果糖、3斤大板瓜子,给学生发放书包、文具盒、词典各1个。这是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渭源县元古堆村看望当地群众时送去的年货。收到年货的447户群众说,这是他们最幸福的一个春节。
牵挂之二:现代农业
4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果品加工、包装、配送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现场】今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的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展厅内,习近平边听介绍边应邀品尝,夸赞树上干杏“别有风味”、若羌枣“味道好”。拿起袋装葡萄干,他问:“没用化肥吧?”看到一包和田大枣标价190元,他问老百姓能得到多少收益。“你们有品牌吗?”“新疆果品和中亚趋同,如何进一步打造优势?”……
【言论】28日下午,总书记同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等南疆5个地州的负责同志座谈。他语重心长地说,南疆发展要因地制宜,粮食、棉花、果业、牧草业和畜牧业覆盖绝大多数农户,要教会农牧民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益。丝绸、地毯、和田玉,都是发展方向,一定要抓出实际效果。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
牵挂之三:基础设施建设
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