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海口慢行系统开始规划建设 形式多样功能各异

移动版    时间:2016-08-17 03:50

海口慢行系统开始规划建设 形式多样功能各异

  海口西海岸慢行道 

海口慢行系统开始规划建设 形式多样功能各异

  海口慢行系统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海口慢行系统开始规划建设 形式多样功能各异

  增城绿道

  为做好海口建设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及宣传推广工作,近期,市旅游委员会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及四个区旅游部门的领导一行14人,赴广州增城市,开展了为期2天的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荔新公路景观林带、市民花园、增城广场以及莲塘村绿道、小楼人家景区、东西境古街等地,详细了解增城绿道建设、宜居城乡建设和乡村居住环境情况。考察团人员认为,增城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道,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城绿道集城市日常文化、运动、旅游、休闲、商务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建设自驾车游绿道、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和增江画廊水上绿道,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旅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切实做到以绿道建设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深化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考察人员表示,增城的绿道建设思路,十分值得海口认真学习借鉴。

  增城绿道提供了旅游发展新样式

  所谓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非机动车途径和停车场、租车店、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设施及绿化缓冲区组成。

  自2008年起,增城沿城乡主干道陆续建设了100公里的自行车休闲慢行道和200公里的自驾车游绿道,探索出一条生态化、人性化、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的新路。已建成的200公里的绿道沿途规划设计了风格迥异的4种观光带和不同景观的8个主题路段,形成了“绿上添花”的独特景观。每隔3至5公里,林带就选择红、黄、蓝、紫、紫红、白等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观花树种,处处精彩。

  近年来,增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发展“低碳”绿道游所带来的效应。其中,尤以单车道观光游最为显著。这条被誉为广东最美的单车道,一边是碧绿秀丽的清溪小河,一边是繁茂绵延的山林,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让游客可安心地骑车“慢游”。自行车休闲健身道投入使用以来,吸引了众多珠三角游客、自行车爱好者以及健身爱好者前来游玩,仅荔城街路段今年上半年就已接待近4万游客。

  增城充分利用山水田园的生态资源禀赋,瞄准健康休闲生态游这一新兴旅游产业,建成了江河岸山水、田园风光、果园红荔、竹林幽径、农家风情融为一体,具有观光、健身、休闲功能,形成了富有增城特色的旅游精品。增城旅游绿道既致富了农民,又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宜居城乡建设,为海口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海口慢行系统形式多样突出特色

  考察团认为,海口慢行系统建设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原则,把慢行系统的建设与景区点和文明生态农村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结合农村居民点、景区点和果园建设休息驿站(码头)和配套设施,围绕“衣、食、住、行、娱、购”等六大旅游要素,把沿线景区点、村庄逐步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节点和驿站,让城市人留下来消费,让沿线社区居民就地创业和就业。

  慢行系统应形式多样,功能各异,根据各区(镇、街)的自然资源和地貌条件,结合沙滩、农田、村庄、江河水系和林地园地等,对不同地段的慢行道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整治,让慢行道呈现多重的精彩。

  慢行系统建设应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本地树种和本地材料,串联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的节点,提高人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慢行道展现地方的风情。对于慢行道途经的社区、村庄,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杜绝乱堆乱放,增加绿化种植、修建运动场地、整治建筑外墙。慢行道两侧,在树种单调稀疏路段加种开花乔木,修剪过低分枝。在自驾车旅游大道两侧添加绿化廊道,在山边、水边、村边、果园、田园等生态廊道内增加自行车、行人通道(路径),在绿道沿线增加标志线和打造游憩节点,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型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凸显“历史人文、生态休闲”的特色。

  变“废”为“宝”构建观光消费之道

  考察团建议,坚持在慢行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中,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向农民征地,少向农民租地,由政府负责补贴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建成后交由农村集体经营或者共同委托市场主体经营。尽量利用绿道沿线的荒坡地和旧厂房、旧民居,变“废”为“宝”,建设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服务设施,让慢行道既是市民健身休闲之道,也是文化体验之道、绿色经济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居民增收致富之道,同时充分发挥沿途各类公园的游憩、保健、科普等功能,确保原有生态环境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得到利用。定期举办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健身巡游活动等,营造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使慢行道成为广大市民精神的归宿、心灵的家园。

  考察团还建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各级各部门慢行道建设工作责任,按照规划部门统筹、各区建设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方式进行。在自行车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由政府负责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建成后交由集体股份公司经营或旅游公司经营。在规划建设完成后提供服务时期,各慢行道所属的自行车租赁、修理等服务全部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自行车绿道旅游运营进入市场正轨。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5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