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打上领带,出门前又认真地对着镜子整了整发型,某男打理半天出了门。路人瞪大眼晴看他,男子觉得奇怪,回去在镜子前面一看:没穿裤子!不用说,这是个笑话。笑那些顾此失彼之人。
头戴棉帽,身着厚衣,甚至双手还戴上了手套,看到街道边、墙角处这身行头的老人,你会觉得他冷。可是你看到他的脚,光着插在一双夏天就穿着的拖鞋中。
这不是笑话,是海南岛上冬日生活的真实场景。在海口市的博爱南、中山路,琼海博鳌的李村、莫村,在全岛随处可见……
都说,“寒从脚下起,病从凉中生”。而在岛上,冬天穿拖鞋的人认为:岛上不寒,更少生病。拖鞋,对于他们是穿起来最方便的鞋。
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岛上,“足下”始于没有束缚的拖鞋!
在海上,拖鞋成堆不在脚上
琼渔0158号船在三沙永兴岛的海域里,船上21名船工不用说都是男人。他们头顶蓝天、脚踩船帮,都在收网劳作。船工在海上劳作的岁月长短,不用看熟练的程度,只看脚就可以。那些久经沧海的汉子,一上船全是光脚。收锚起航时,下网、拉网间。 在船上,双脚紧贴着船板,十脚指像钉子一样钉在船上。如果穿一双鞋,行走在船上,就像城里的90后戴着厚手套面对手机、电脑键盘。
每每琼渔0158号船回到琼海的潭门港时,船员们下船时,要让他们穿皮鞋或布鞋,套上个袜子什么的,他们多会嫌烦。仅擦干脚这一个环节,就会让他们觉得多余。
光脚伸进拖鞋,离船上岸,喝茶、闲逛,随性而活,习惯使然。鞋对于脚的保温功能在海南这个热岛上有些多余,鞋保护脚不受伤的功能在海上、船中也略嫌多余。
时下,出海的渔民每人会带一双鞋,一双拖鞋。这些鞋是成堆地放在睡觉的船舱之外的。
海南沿海的居民基本以打鱼为生,经常坐船出海,拖鞋不怕脏,不怕湿,便成了渔民最钟爱的装备。
需要下水时,两脚一撩,拖鞋从脚上飞出,一个猛子便扎入水中,简单利落。出海归来,为解海上多日的劳顿,渔民们爱在一起闲坐,喝茶。拖鞋的方便自在,又一次显示其优越性,人们坐久了就会从拖鞋中抽出脚,蜷起腿,将脚踏在凳子上。这一抽一踏便成了后来人们口中“抠脚大叔”的标志性动作。而电影《功夫》里的火云邪神的出场,几乎就定格了关于“抠脚大叔”的经典形象:白背心、大短裤,翘着二郎腿的脚上,脚拇指勾着的拖鞋摇摇欲坠。
这种形象在海南的老爸茶店最容易见到,似乎与雅趣相悖;然而谁也不可否认这是他们最放松最自在的状态,自在无过错。最最重要的是,这些经常泡海水,而且没有受各种鞋憋屈过的脚没有异味!拖鞋无遮无拦,往脚上一套就行了,是对脚的解放;鞋再怎么合脚,对脚都是一种压迫、一种限制,一不小心还会逼出“脚臭”来。不信让那些整天穿着皮鞋的人脱了试试。
在岸上,拖鞋贴脚不在家中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且变幻莫测,经常前一秒还是大太阳,后一秒就大雨倾盆了。刚来海南岛的内地人还适应不了这节奏,看着晴好的天,便踩着一双漂亮的皮鞋出门,结果行至途中,便遭暴雨,衣鞋都湿透了。回去后,见艳阳高照,又换上一双新鞋出门,结果暴雨像一泡憋急了的尿,顶着太阳就倾盆而至,又是一通湿。有时一天会被突然的暴雨弄湿几双鞋,经常沦落到无鞋可穿的境地。而塑料材质和通透设计使得拖鞋能在这样变幻莫测的天气里游刃有余。
在海南呆久了的内地人最终也会放弃了“穿拖鞋不文明”的执念,脚踩一双拖鞋就出门了,啪嗒啪嗒在路上走得悠然自得。
“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这是清人徐珂给拖鞋的定义。拖鞋可让人少些拘束,也能将人从极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拖解”出来。拖鞋,在皮鞋、运动鞋、布鞋有了Belle、Lolanic、Nike的分别后,无牌拖鞋竟还有了“平等”的意味。
岛上生活,一年四季,一双拖鞋踏来荡去,散漫自由的脚已经受不了其他鞋的束缚了。
说来有趣,岛外大学校园的运动场上,识别海南籍学生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光脚打球,赤足踢球的人。他们一双拖鞋出门,到了运动场将拖鞋堆放一旁,就像渔民把拖鞋放在船舱外一样。他们光着脚在场上东奔西突,行动敏捷,灵活性绝不亚于那些穿着阿迪、耐克等专业装备的人。
在海南大学的校园里,很多学生和少数老师也爱穿着拖鞋上课。激情澎湃的老师会脱掉鞋给你分析世界政经生活;羞赧一点的会靠在讲桌边,两腿交叉,一只脚上轻搭着拖鞋上,抱着书本念一段莎士比亚……
拖鞋带着岛上的人在岸上东奔西走后,回到家时,却常进不了家门。家对于老岛民如同在船上睡觉的床,是最干净的。鞋在陆地上可能会踩到大粪,是最脏的;加上,鞋与“邪”同音。简朴的老岛民拒鞋于家门之外,于是有了“拖鞋贴脚,不在家中”的说法。
海上岸边,拖鞋踏出了青春印迹
目前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拖鞋是巴西的Havaianas人字拖,一些好莱坞明星爱穿着这种拖鞋出席活动。在海口,双鹅牌拖鞋风靡一时,是海口民间小明星露脸时常选之鞋。
双鹅牌拖鞋又叫阳春鸭仔拖,在广东阳春生产,后来在湛江雷州一带流行,再后来就飘洋到了海口。最盛时,几乎人人脚下都踏着这么一双拖鞋。双鹅牌拖鞋,鞋型简单,浑身通蓝,鞋头上有两个白色的小鹅,鞋底软,鞋身很轻,穿起来特别舒服。“双鹅”牌拖鞋还有一个兄弟叫“红脚钳”鞋,不过“红脚钳”看着霸气点;而“双鹅”,看着秀气点。
90后女孩吴金丹从开始记事起就穿这种拖鞋。在她的印象中,当时一双鞋四五块钱。上小学时,所有同学都穿这个。这种鞋穿一段时间后,鞋头的一边可能掉出来。这时用力将脱落的一边摁进鞋底后,又可以穿了。这些走着路突然鞋头脱落的各种窘态,给她们单调的学生时代带来了很多笑料。后来因为各种品牌的拖鞋出现,“双鹅牌”拖鞋逐渐式微,最后基本销声匿迹了。最近去海口西门市场的老鞋店寻问,老板从里屋翻了半天翻出一双鹅牌拖鞋说:“原来一天卖十双,现在十天一双都卖不出去了。”最后老板说这双拖鞋现在卖8块钱,我买了一双,一直没穿。
双鹅牌拖鞋寄托了吴金丹这一代人特有的情怀。网上很多论坛提到这种拖鞋都激动不已,惊呼“神鞋”。现在她偶尔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东西时,发现这种鞋子,脑海里会浮现很多儿时和小伙伴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起恶作剧的画面。就像高晓松歌里的那块橡皮,让人禁不住问起,一起度过那段美好时光里的人如今在哪里,过得怎么样。捧着拖鞋,就像捧着毕业纪念册,拖鞋上的每个印记都藏着一个故事。往事如烟,感慨万千,那些年,一起穿着拖鞋上学的日子早已尘封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