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得名有两种说法。相传诸葛孔明利用它传送求救信息成功脱险,其二,它像诸葛孔明的帽子。
海南人把农历七月称为“鬼节”。在海南很多地方(万宁、琼海、文昌等),“鬼节”都有燃放孔明灯的传统习俗。孔明灯是一个空腹子加上一团燃烧的火焰,海南人直截了当地把它叫“火灯”。
燃放“火灯”是件乐事,但在海南是有禁忌的。“火灯”有“布袋鬼”之称,燃放“火灯”等于送瘟神,等于送走一年来的倒霉事。放飞不成功,或是在谁家的屋子旁烧起来,谁家人就会不吉利。燃放“火灯”时,孕妇、产妇、寡妇要躲之避之等等。
我的童年是在农场里度过的。“之哥”是农场里的长者,叫他“哥”是因为他童心未泯,扎风筝、粘“火灯”样样都行。一到农历七月,看到天上飘飘悠悠的“火灯”时,“之哥”就按耐不住了。有了这样的一位老顽童,儿时的欢乐不言而喻。“火灯”有时也要经过慢慢的盘旋之后才能升空,就像飞机起飞时需要跑道一样,需要一个大的场地。农场是集体单位,一来地方宽敞,二来没有禁忌,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实现飞天梦想的最佳场所。
粘制“火灯”用的材料是纸张、竹篾和铁丝,想让它在高空中抢人眼球,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农场里废旧的柴油、机油是“火灯”的免费燃料。当时有一种白色的芋头,琼海人叫“鹅仔芋”,将它捣碎煮熟冷却之后替代胶水,粘性胜过文具店里卖的浆糊。“鹅仔芋”也是一种杂粮,“鹅仔芋耙”是当时琼海农村的一道特色美食,可惜现在已经很少看到“鹅仔芋”的踪影了。
“火灯”的制作工艺非常重要,宽度高度、燃心的大小、灯体的向上部分是方形是锥形,学问多多,“之哥”心中有数。为了增加拉力,防止灯体受热断裂,除了加宽纸张的粘贴面之外,还要在接口处粘上棉线。燃心的优劣决定“火灯”在天上翱翔的时间,制作的工艺和流程都有讲究。首先将卫生纸(常用的是很粗糙的那一种,琼海人叫“纱头纸”)放进柴油里面浸泡几分钟然后晒干,最好是晒上两天,越干越好。还要在柴油里要加入一定量的机油,因为光烧柴油火焰过猛,燃心燃烧过快。有条件的话,还要在燃心里添加一点蜡烛碎片。
准备就绪之后,就等着燃放了。燃放时风大则不行,晃度过大会燃烧灯体。相反,没有风(琼海人叫“西北荫”)更好,只要一升空就直上云霄,盘踞头顶。放“火灯”需要人手扶助,一米直径的2人即可,直径两米的恐怕要4人才行,越大人手需要更多。因为竹篾较软,容易失去平衡而造成灯体烧毁。灯体需要烟雾来膨胀,放飞前要做个前戏,点燃一堆火,不要明火,农村的稻草最好。待到长长的屁股完全鼓起来之后,燃心也就可以放置了。为了防止升空后燃心滑落造成火灾,固定燃心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鞭炮的点燃是用拜神香来控制的,长短决定点燃时间。燃心点燃后,感觉到有一股向上拉力时,就可以松手了。当然“火灯”也有不想升空的时候,这时要考虑是否火力不够或灯体过重。可以拿棍子捅一下燃心,只要火力增大就有希望,再不行的话就要把挂在上面的鞭炮去掉了。有时候连鞭炮都响了“火灯”还没有飞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样绝对不能松手。
“火灯”升天后行踪诡秘,要么一去不回,要么恋恋不舍,取决于风向。不同高度,风向不尽相同。
追赶“火灯”也是一大趣事,燃心烧尽掉下了的“火灯”一般都没有损坏,捡回来配上燃心后又可以燃放了。
还好,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以前那种荒唐可笑的禁忌已经不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放飞梦想、收获希望和祈祷幸福、照亮未来的新思想、新观念。燃放“火灯”是一种精神消遣,更是古老文化的传承。
话又说回来,每年因燃放“火灯”导致火灾的案例很多。燃放“火灯”,政府向来都是严令禁止的,特别是东环铁路开通以后,政府的监管力度更大了。
“火灯”火患,玩火自焚,且放且珍惜。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