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坐过的木炭车。 1960年代海汽客车
1950年代,汽修工在木炭车前合影。
1950年代汽修工在班前学习。
7月的早晨,阳光已然刺眼。70岁老人蔡秀名来到海口汽车东站,准备去文昌看望老友。走到站口,蔡秀名不禁回头,虚着眼睛望了一眼斜对面的五公祠外墙。“我第一次坐客运车,就是在那里,那是一辆回想起来很有趣的木炭车……”蔡秀名用手指着,对身边的家人讲起了那些年关于海南木炭车的记忆。
海南客运始于“胜利”
1951年11月24日,在海口市得胜沙路65号临街一栋两层小楼旁,海汽诞生了。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这是海汽老员工韩俊元对那时那景的描述。
解放初期的海南岛满目疮痍。面对这种形式,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广东省交通运输部门按相关政策,接管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海南汽车运输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海南行政公署交通处“海南汽车运输公司”。
海汽成立之初,仅有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18辆汽车,固定资产不足20万元。
当时,由于公路沿途加油设施不健全,以及帝国主义的封锁,导致海南汽油奇缺,很多汽车无法投入运营。
“没有汽油,但是运输又要开展,怎么办呢?”韩俊元说,当时海南汽车运输公司所属的海口汽车保修厂群策群力,寻找生存之路。最终,聪明的海汽人决定通过拼装和技术革新,把汽油车改为木炭车。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当年参与改装木炭车的老师傅,不知道他们到底经过了多少次的尝试和失败。但最终,他们成功了!1952年4月,海南第一部拼装木炭车“胜利号”客车诞生了,满载着旅客从海口开往文昌县文城镇。
自此,海汽又相继改装了“五一”、“七一”等6部客车投入运营,开始了道路旅客运输业务。
1辆木炭车4个师傅开
蔡秀名是地道的海口人,在他的记忆中,从解放到有木炭车之前,要想去府城、秀英、文昌等地方,只能坐牛车或步行。
“木炭车班次不多,几乎每班车都挤得满满的,车厢里只有两条木凳,很多人坐长途就自己带板凳。”蔡秀名经常在五公祠等车,“虽然这木炭车跑起来并不快,但在当时已经很难得了。”蔡秀名说道。
提起木炭车是怎么开的,韩俊元不禁笑起来,一段艰苦的历史在他诙谐的描述中重现。
“炭炉一般在汽车左边,右边还有个过滤炭灰的小箱子。短途的都要配2个人,一个人开车,另一个人加炭,还要不断的手摇鼓风机。每次开车啊,师傅们体力消耗很大。”韩俊元告诉记者,木炭车多起来后,海口东线就被串联起来:海口到琼海、琼海到万宁、万宁到陵水、陵水到三亚。
“那时候木炭车车速最多20公里/小时,跑完东线一圈一般要4天时间,车上师傅要有4个人,一个开车,两个加炭,还有一个专门摇鼓风机,4个人相互轮换岗位。”韩俊元称,当时路上旅馆极少,司机几乎都是睡在车上。
老司机陈玉衡曾介绍,木炭车下面也没有钢板,而是用木头撑起来,由于木头的损耗大,司机们往往要在车上带着荔枝木备用。这种车有三漏,漏电、漏水、漏油,车子要是跑快了浑身就跟散架似的。“开木炭车很遭罪,汽车一颠簸,手就可能被烫起泡,但是当时在国家汽油紧缺的情况下,木炭车还是解决了很大的问题。”陈玉衡说道。
海南现“一怪”
木炭当油沿街卖
海南的汽车烧木炭的经历其实有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初期,一是大跃进时代。
纯烧木炭的客运车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便结束了。但解放10周年后,海南汽车又烧起了木炭,而且还是作为一种技改进行推广。即便这其中有许多苦涩与无奈,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也是一条即能节约成本又能使车况不佳的老爷车发挥作用的路子。
木炭车的普遍应用,也让海南出现了“一怪”:木炭当油沿街卖。
蔡秀名记得,以前坐木炭车去文昌,一路上要停下来几回加炭!
陈保定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进入海汽汽运行业的。他最初开的道奇车,就是烧木炭的。陈保定回忆,木炭车不是完全烧木炭,爬坡时就要换成汽油,才有力气爬上去。
“当时加木炭其实也挺方便!”陈保定回忆说,那时候开车沿途都有木炭房,比现在的小商店少不了多少,每10公里加一次炭,价格也便宜。
有趣的是,那时候修汽车补胎可不像今天这样方便,而是像自行车车胎一样,要人工完成。海汽还创造过用电熨斗补胎的办法,在整个广东省得到过推广。要补胎就要加气,司机们往往随身带一个打气筒,补好了加气时,就用气筒,往往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有时候手都打出血泡。
汽车要当火车开
木炭车当车头
木炭车除了用于客运,还有一段用于货运的历史。
1957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汽车运力不足。在国家交通部三大运输改革方向指导下,海南专业运输部门靠自力更生,深挖现有车辆的潜力,发挥挂车运输。
起初,职工们因为车辆残旧路况差,对挂车不敢轻试。后来,海口902车队司机林明经和谢自强自告奋勇带头,用3吨燃木炭车拖1.5吨单轴双轮挂车,从海口满载运往三亚,并安全抵达目的地。
在钢铁奇缺的年代,人们用竹木做钢板,木头做钢圈,这些挂车大多是1吨至1.5吨的单轴双轮挂车,更好的加上点铁,竹木铁结构的挂车载重可达3吨。
别看这些竹木铁结构的3吨挂车,再加上一个本来就不算先进的汽车,海南人在当时还创造了奇迹:不仅汽车1天24小时连轴转,人停车不停,而且还要汽车列车化。
陈玉衡老人提起挂车禁不住笑了起来,讲起了自己的“荣耀”:“我曾经挂了7个挂车,这种感觉很特别,像是开火车。”7个挂车从屯昌到海口,一路上弯多坡多,有时候需要把挂车拆掉再装上,一路折腾。
虽然这种拼设备拼安全的做法也产生了报废车多、事故高发等问题,但在那个年代,挂车运输让有限的运输工具发挥了巨大的效益,节省了人、油和保养费等成本。汽运公司摆脱了亏损局面,1958年实现盈利308万元。
你坐过什么款式的客车?
时代的变迁,已经让木炭车定格在海南的历史镜头里,客运车也几经“变身”。
你若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那么乘坐哪种样子的客车,便能反映出你成长的时代。
看着海汽的发展,也就看到了海南交通运输的发展。在海汽发展史中,一组图片说出了海南交通运输成长的过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外型上相差不大、性能逐渐提升的方头老式客车;八十年代海南也很“潮”地迎来了空调海汽客车;九十年代白粉色相间的省汽快车出现在海岛之上;如今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以充满朝气粉色为主色调的省汽快车。
当高铁悄然走进海南人的生活,海汽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近两年,海汽在巩固班线客运主业的同时,逐渐将经营触角伸向城乡公交、旅游客运、出租车、快递、站场综合经营等领域。
无论交通运输的工具如何变化,人们对“行走”中快捷、安全、方便的追求没有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