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尖刀部队:功成不必在我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走进中国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尖刀部队:功成不必在我
中新社记者 柳俊武 刘占昆
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和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作为中国军队第一支地地常规导弹部队,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自组建23年以来,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三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了解这支新型导弹劲旅屡创辉煌背后的故事。
盛夏南国,骄阳似火。一走进营区,训练场上,全副武装的战士在高温酷暑中展开匍匐穿越火线、腾空跳水、翻越障碍等“猎人”训练。
正在训练的是“常规导弹第一旅”特战集训队。
作为导弹部队作战行动的防卫力量,他们是旅特种防卫作战的“尖刀部队”,其任务就是平时严守营区稳定有序,战时保卫指挥所绝对安全。
走进特战集训队的宿舍楼,可以看到一面十分显眼的“伤疤墙”,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队员“挂彩”的照片。
“身上没有几道伤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特战队的人。”“光荣上榜”的特战集训队队员胡军指着自己的伤疤说,有些是在丛林奔袭中滑倒戳伤的,有些是在猎人意志训练中摔伤的,还有些是在武装泅渡时被玻璃割伤的。
胡军说,他们的荣誉和伤疤是连在一起的,是用汗水浸、血水泡、意志换,才得来的。
潜伏、渗透、袭扰、破坏……这些通常只有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情节,在特战队的训练中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形成真正的战斗对抗环境,特战队经常要扮演“蓝军”去破坏“红军”的导弹发射任务。
一次,特战队战士田成臣奉命担负潜伏渗透任务。为了躲过“红军”的警戒与搜索,他不顾寒风刺骨一头扎进距离导弹发射阵地20米左右的一个泥潭中,全身浸没在泥水中一动不动潜伏了近两个小时。
待到发射单元进入点火程序时,他猛地从泥潭中钻出冲向阵地,抛出早已准备好的烟雾弹,成功完成了破袭任务,“红军”发射单元被迫退出战斗。
返回营区,田成臣一脸惨白,双腿直打哆嗦,一测体温竟然高烧至39摄氏度。田成臣告诉记者,“练为战,不为看,作为‘蓝军’,我就是把“红军”逼到墙角,逼上绝境,让他们感受到作战对手的凶狠,到了战时,发射分队的兄弟们才不会被再度偷袭、挂彩!”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看到‘红军’战斗力提升了,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很高兴。”胡军说,这证明了他们的苦和累没有白费,他们在另一个战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完)
- 习近平同美国副总统简短交谈(2022-11-20)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2022-11-20)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2022-11-20)
- 新华社评论员:既要整治层层加码,也要防止放松防控(2022-11-20)
- 习近平同泰国总理举行会谈(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