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 为何选择在博鳌?(琼海要闻)海南省琼海市

移动版    时间:2016-09-05 03:19

    独特的博鳌空间为回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提供了最佳场所

  多元的与会者为回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提供了最多样看法

  理想的博鳌时刻为回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提供了最佳时间 

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 为何选择在博鳌?(琼海要闻)海南省琼海市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圆桌会议——回顾与展望”的会场上,“不可思议”“中国奇迹”“历史性变化”等成为使用最频繁的词。王军 摄2008年4月13日午饭时分的中国海南博鳌。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等,正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圆桌会议——回顾与展望”的会场上点评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圆桌下,从中国改革的企业界领军人物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数以百计的媒体从业人员,同国外企业领袖一起追忆、展望着“改革开放30年”这一“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

  距这个时刻20小时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主旨发言中回顾、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和经验,他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

  国内外媒体敏感地发现:中国在回望改革开放30年这一时刻时,选择了博鳌!

  为何?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是人才汇聚之地,是思想交流的空间。

  针对一些问题,与会者将提出一些政策措施,但仅代表个人意见。讨论的价值在于,它是科学决策前的酝酿,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思路。

  论坛必须关注大家都在关心的热点问题,每年的议题都有时代特点,都是和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 空间 ]

  博鳌亚洲论坛8年来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思想交流空间

  《澳大利亚人报》的一位记者说:这里只有40平方公里,人口万余,是海南380个乡镇中的一个,与众多的海南小镇一样有着当地人值得骄傲的“那河”、“那海”、“那岛”、“那山”。可是,当博鳌镇静静地承载着、存在着这样一个国际性论坛组织时,其由自然的与人文的、历史沿袭的与因论坛后生的“博鳌空间”,则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镇了。

  《天堂博鳌》是一份今年8月才问世的影像记录画册。在画册上我们看到对“博鳌空间”十分感性的陈述:

  “更高或更近的距离注视感受掷地有声和耳旁轻语或有息无声;包容与排斥能让你忽略或是相反;温柔的春风一度吹着多面的包容。”画册的出品人是博鳌镇委、镇政府。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2008年4月13日午饭时分的博鳌。

  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东屿宴会大厅还沉浸在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之中;一墙之隔,互联网的未来正引起与会嘉宾的热议;午餐会上,“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基本上是好的”的声音在这里传递着;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则在索菲特酒店的走廊里对媒体说着:“气候变化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经济。”

  在博鳌索菲特酒店走廊不远的大堂吧,南京二十一世纪投资集团董事长许尚龙正坐在那里轻松地与朋友说着:改革其实就是给每个人提供一个机会……

  还是在博鳌,从四川广汉来的农民工张楼军为自己有专门的证件进入,看到了许多“大人物”对着媒体的摄像机而正兴奋着……

  这天,“在博鳌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同一时间里;在论坛的主席台上、咖啡桌前等不同的地点;原则的、随意的、严肃的、温和的……不同的思想都在“博鳌空间”交流着。“掷地有声”和“耳旁轻语”正如春风一样吹着“多面的包容”。

  对此,赢创工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俞大海博士说,来自博鳌的声音,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成了世界各地政府领导人、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获取“重大社会和民生问题”的另一首选之地。

  [ 对象 ]

  无论从代表身份的利益立场上划分,还是从他们到访后的行为上区别,他们具有了“权威性”和“丰富性”

  龙永图说,2008年,参加论坛的有250位是政界代表,750位是企业代表,还有50位是专家学者,中外媒体报名参与者有680位。

  还是4月13日这一天,“博鳌空间”里有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智利共和国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等政要;

  有来自微软、沃尔沃、USB投资银行、德勤、谷歌等一大批世界领袖级的企业代表;

  有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和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斯金等专家学者代表;

  还有BBC新闻节目策划人兼主持人尼克·格欧英、时代周刊上海局主任WilliamPowell、《经济学人》亚洲主编ThomasEaston等国际知名媒体代表。

  来自不同地区的代表发出了代表官方态度的、民间立场的、个人主观的声音。尽管他们中有休闲的、忙碌的,有追逐目标的,有随意观望的,但是无论从代表身份的利益立场上划分,还是从他们到访后的行为上区别,他们具有了“权威性”和“丰富性”。

  这一天,“在博鳌看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圆桌会议——回顾与展望”进行时,餐桌旁的宾客则多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受益者。

  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回忆着发生在公司内诸多的“30年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回忆的是:1977年,海上石油寻求对外合作,我国相关的法律形成之初仅由一家公司促成的过程。

  TCL的当家者自曝当年的合作双方一方是拿着借来的旧厂房当做资产,另一方则拿着旧设备来投资,创业的同时就是原始积累的“秘密”。

  “在博鳌看30年”同一时间,几乎是同一地点,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基本上是好的”;企业代表瑞典沃尔沃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森在说“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对外开放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而BBC新闻节目策划人兼主持人尼克·格欧英在主持着与气候有关的话题。

  正是因为博鳌已成了人才汇聚之地,论坛代表的个人意见是科学决策前的酝酿,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思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放在了“博鳌看”!

  [ 时间]

  发出这一声音的时刻选择在历届博鳌亚洲论坛“规模最大”的时刻

  2008年4月12日下午,从博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对中国而言,今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30年前,在邓小平先生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

  发出这一声音的时刻选择在中国与世界处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时;发出这一声音的时刻选择在中国与亚洲处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愿同其他亚洲国家一道,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共建和平、发展、合作、开放的亚洲。”同时,选择在当250位政界代表、750位企业代表、50位专家学者和680多位中外媒体记者共同参与的、历届博鳌亚洲论坛“规模最大”的时刻。

  同时我们注意到:“回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博鳌看”选择在中国与世界良好的对话机制正在建立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面对一些误解、曲解甚至仇视时。对此,日本产经新闻的记者矢板明夫认为,这一时刻是论坛向世界展示“温和一面”的时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6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