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琼海!

博鳌之音 亚洲之光

移动版    时间:2016-09-19 08:32

 

博鳌之音 亚洲之光

本报记者 胡茂君 乔亚楠

3月25日下午,为期四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落下帷幕,在这几天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等62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位政界、工商界代表和智库学者云集博鳌,为亚洲与世界发展新愿景贡献智慧。而博鳌这个位于海南琼海的小镇,再一次受到世界的瞩目,博鳌亚洲论坛为何选定于此,博鳌又有着怎样的独特文化魅力?本期,我们走进博鳌,为您讲述背后的故事。

博览天下 独占鳌头

博鳌的名称始于明朝正德6年唐胄在《正德琼台志》中的记载:“博鳌浦莫村都”(在县东民疍)。因此“民疍”是博鳌最早的居民,博鳌也因“民疍”而起。根据《辞海》的释义:“博鳌”有“鱼多鱼肥”之意,也是疍家人丰衣足食之源,“博鳌”两字具有此内涵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早在宋代,博鳌就有疍家人居住和繁衍生息。宋天圣元年(1023年),疍家人集资在博鳌建起三江庙,此时在此居住的疍家人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明朝初称博鳌浦乡,明末改称博鳌乡,居者为疍民。清袭明制,并沿袭这个名称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随后便撤销了博鳌乡,划归乐会县首善镇管辖。

博鳌镇因博鳌港而得名。在《海南岛志》中对博鳌是如此记载的:“本市位博鳌港北岸,万泉、龙滚两河下游,扼东路一带水运要道。所有乐会全属、琼东县南、万宁县北及定安之西南隅出入口货物,道多经此。输出品以藿香、槟榔、红白藤、益智、木材、生猪、蜜糖为大宗,输入以咸鱼、生盐、陶器、纸料为大宗,贸易总额约为100万元以上,输入超于输出。每年在三至八月的旺月间,时有本岛各港及江门、澳门之帆船七八十艘聚集于此。全市铺户共200余间”。《海南岛志》是由民国时期法国传教士萨维纳考察海南后提交给“河内地理学会”的长篇论文,透过这本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博鳌港早已是一片货运繁忙之景。

俯瞰博鳌,中心东屿岛酷似一只向南海游去的巨鳌,博鳌亦因此得名,有“博览天下,独占鳌头”之气魄。关于博鳌地名的来历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相传往昔万年,南海龙王敖钦的女儿“小龙女”艰难中诞下一子,名“鳌”。此子诞生时,龙翔凤舞,百鸟齐鸣,海天一色金光,而“鳌”长相奇异:有龙头、龟背和麒麟尾。龙王见女儿诞下此怪物,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玉带抛向水间,形成了今天博鳌的“玉带滩”,阻隔母子欲归南海之路。对此“小龙女”苦苦哀求,龙王却始终不为所动,伤心欲绝的“小龙女”便终面向南海化作“龙潭岭”。“鳌”见此景,更是凶性大发,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后来,观音菩萨闻讯赶来,与“鳌”斗法72回后终于将其制服,降惊涛骇浪为龙滚河,聚百川千水为万泉河,合纵溢横流为九曲江,指三江汇龙鳌头,直泄南海;赐金牛一头,形成“金牛岭”;并在三江之地施五百宝器,天降财宝、地涌甘泉,“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说由此而来;随后,观音点化“鳌”成“鳌龙”,留下原身化作了“莲花礅”,乘“鳌”而去,留下身后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宝地——“博鳌”。

著名侨乡 历史悠久故事多

博鳌自清末成“市”以来,已有近百年历史,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旧乐会县八大景区,博鳌更独占金牛岭、圣公石、莲花墩、香炉峰、泮池塘、双溪合流六处,风姿犹存的乐会古城、200 年的十柱宅、300 年的古井、建造80 年的海南侨乡第一宅、泉水清澈如镜的木龙神井和万年安泉、传说神奇的崛桃古树、香火旺盛的城隍庙和盂兰庙、传奇的乞丐墓和马国公墓以及古柱、石鼓、石碑、石尊、石狮等,至今保存完好。

在博鳌镇乐城村还保留着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古乐会县城遗址,乐城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它其实是位于万泉河下游的一个河心岛,清澈见底的万泉河水,婀娜多姿的椰树、槟榔树和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榕树环绕在四周,使得宁静的弹丸小岛成为一块漂荡在碧水中的翡翠。至今,岛上300余户人家的进出全靠船渡,一条青砖铺成的古街将小城划分为两半,一边人姓陈,一边人姓王。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在海南首设乐会县,选县治于今烟塘镇,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冬,临高县那逢峒主王文河占领烟塘,乐会县治便迁移至乐城岛,成为古乐会县治所在地,直至琼崖解放之初,乐会县治迁往中原墟,古乐城才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在这个小岛上,依旧可以找寻到当时元代的乐城城墙,也是目前海南结构最为清晰的古城墙,而且乐城依旧保持着古城原有的格局,一条青石砖老街、一栋陈家侨宅、两口清泉不枯的“官井”、几段古城墙遗迹、六根古县衙石柱等等,都仿佛诉说着古乐会城的历史。最有意思的是城内有着一座香火鼎盛的城隍庙,据说庙内供奉的是当时乐城开埠时的一位清官,因其勤政爱民而受到人民的拥戴,为此获得历代知县、高官及民众的捐建修缮,1983年,海外侨胞和当地民众再次捐资重建,此庙更为壮观气派,香火不断。

作为著名的侨乡之一,在博鳌镇留客村的蔡家宅更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这座院落是由祖籍该村的印尼富商蔡家森与兄弟共同建造的,四座建筑风格相似,外观酷似城堡,其中蔡家森1935年回乡修建的大宅最为精巧,其由两进堂屋、两侧两层横屋以及前后庭围墙环抱而成,环形结构十分紧凑牢固。整栋建筑采用砖、瓦、木、钢筋混合结构组成,具有中西合并的建筑风格,如屋脊的翘头、风火墙、女儿墙既保留着海南民居地方特色,又使用了西方的方、圆等浮雕图案,装饰华丽,开创了海南近现代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并于2006年5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整个琼海地区来说,红色娘子军文化也是其重要文化标签之一。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她们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妇女,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成立于1931年5月1日,曾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她们机智勇敢地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的事迹受到根据地军民的赞扬。从此,“红色娘子军”的英名威震琼岛。

不仅如此,红色娘子军的事迹被陆续改编成电影、芭蕾舞剧,特别是芭蕾舞剧中的配乐《万泉河水清又清》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之一,也让琼海地区有着浓郁的红色革命文化。

此外,民间的赛龙舟、闹元宵、公仔套、赛肥鸡、舞狮、打八音等民俗活动同样也是博鳌历史文化的象征,至今仍旧延续,十分吸引游客。

15年亚洲论坛 品牌推动发展

博鳌,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港口小镇,长期无声无息、默默无闻。直到2001 年亚洲论坛选址于此,才令这人口不足万人,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等资源精华于一身的海边小镇,在猝不及防间被拉上世界的舞台。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年倡议,并于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告成立。从那时起,博鳌就作为论坛总部的永久地所在,每年定期召开年会。

论坛总部选择在博鳌,这是亚洲地区一些前领导人向中国高层领导提出的建议。他们认为,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深化与国际社会联系的实验区。海南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说明它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生态产业,这是亚洲和国际社会所看重的领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此外,博鳌是集生态、休闲、旅游、智能和会展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有着十分宜人的自然地理环境,选作论坛的永久地址合乎万众所期。

于是,在这样一个良好契机下,博鳌一时间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周年,目前,其已经成为了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而博鳌自己本身也因此得福,以独特山水、地域文化与良好生态为基础,逐步建设起世界一流水平的会议中心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vvvcd.com/view-37269-1.html